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麦叶蜂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2017-07-16 08:15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麦叶蜂又名齐头虫、小沾虫、青布袋虫,在辛集市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内20cm深处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用锯状产卵器将卵产在叶片主脉旁边的组织内,一般每头雌虫产卵5-60粒,卵期10天左右,4月中、下旬是幼虫为害盛期,幼虫共5个龄期,历时3天左右,1、2龄可昼夜在麦叶上取食,但取食量很小,3龄后因畏强光,幼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麦丛内,于傍晚开始活动取食,至翌日上午10点时下移而藏匿,4、5龄食量剧增,虫口密度大时,可将麦叶吃光,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造成减产。由于冬季温度较高,麦田墒情又好,对越冬蛹及为有利,越冬基数比去年要高,当成虫羽化后如果易被雨水打落,羽化阶段无降雨,对其生存、产卵有利。幼虫阶段气温低能延长危害时间;低洼潮湿麦田和水浇条件好的麦田往往发生重,老熟幼虫于小麦抽穗灌浆期时入土作土室越夏。9~10月份幼虫蜕皮化蛹进入越冬期。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在种麦前深耕时,可把土中休眠的幼虫翻出,使其不能正常化蛹,以至死亡。  2、利用其假死性,傍晚人工扑打。  3、药剂防治:应掌握在3龄幼虫前,可用4.5%氯氰菊酯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4000--6000倍液均匀喷雾,每亩用药液60-75公斤喷洒。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对蔬菜种子进行科学消毒 下一篇:温室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