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病虫害防治,应当树立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为辅、逐步减少化学防治的科学理念。当茶园的病虫害发生严重必须使用
农药时,第一要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
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
农药;第二要在了解
农药性能的基础上科学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是使用化学
农药的最佳目标。安全使用
农药,应掌握以下原则。 一、对症用药:在选用化学
农药时,要明确防治对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病虫害,根据防治对象选用对口的
农药品种。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应选用触杀、胃毒作用的
农药;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应选用内吸作用的
农药;在茶园的病虫害防治上,尽量使用植物源和生物源
农药。 二、适期用药:适期是指害虫对
农药最敏感的发育阶段,此时防效最好。例如茶小绿叶蝉尺蠖类、卷叶蛾类、刺蛾类害虫应在三龄前施药;蚧壳虫、粉虱类害虫应在卵孵化盛末期时施药。 三、适量用药:要严格按照
农药的有效剂量和有效浓度施药,不得任意提高或降低。过量施用
农药会使害虫加速产生抗药性,还会产生药害,污染环境,危害人畜安全。 四、轮换用药:
农药连续使用后,目标病虫种群会逐渐对该种
农药产生抗性,导致药效明显下降。轮换的
农药除了考虑对防治对象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外,还应掌握对害虫具有不同的毒性机理和不会产生交互抗性。一般每年使用一种
农药的次数以不超过2次为宜。 五、混合用药:混合用药是为了兼治、增效,而不是盲目地将两种或几种
农药加在一起。兼治即是喷一次药能同时防治几种病虫害,减少周年喷药次数,节约成本。增效即是在混用后能够提高防治效果,减少
农药用量,或对已经产生抗性的病虫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应当注意的是,酸性
农药不能与碱性
农药混合施用。 六、遵守安全间隔期:
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采摘前的时期,这一时期
农药的残留量能够降到允许的范围之内。茶叶在使用
农药后安全间隔期未达到时不得采摘,这是控制茶叶中
农药残留不超标的重要措施。 七、选择恰当的施药方法:恰当的施药方法不但能够充分发挥药效,而且能够降低成本。在茶园的病虫害防治上,一般以喷雾为主。喷雾要均匀,提倡低容量喷雾。注孔、灌根、涂抹等方法为局部施药,可减少用药量,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八、防止
农药中毒:要严格执行
农药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使用
农药时尽量避免
农药与皮肤及口鼻接触,不能吸烟、喝水或进食。在有微风的时候,人应处在上风操作器械,顺风作业,严禁逆风喷雾,大风天气不能施药。接触
农药后要用肥皂水清洗干净,防止中毒。 九、彻底清洗药械:每次使用
农药后的器械都要及时反复清洗,特别是施用
除草剂后要彻底清洗,防止器械中的残留
农药与其他
农药混合而产生药害。清洗药械时要避开人、畜饮用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