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果园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2017-07-15 14:40 作者:李先生  

  
种植技术
  近日在果园里是发现,果园褐斑病已经发生,加之最近的降雨,降雨利于病菌传播,望广大果农朋友务必重视。
  褐斑病是果区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危害叶片。
  症状:病叶发黄(毒素),初始病症,在叶片上产生褐色小点,病健交界不明显,病灶上有小凸起。
  形态有三种:同心轮纹型(在干旱年份或季节);针芒型(病害流行年份;混合型(后期病斑为灰白色),病斑较大。
  褐斑病最近泛滥。表面上看是褐斑病,其实,诱发因素很多。
  引起褐斑病发生的原因很多,一是果园存在大量越冬菌种(特别去年大面积落叶,病原菌基数大);二是果园密闭不利于通风透光;三是树体衰弱叶片功能差;四是品种差异抗逆性不同。
  1、树体密闭。凡是上强下弱、有戴帽现象的两层枝、三层枝,交叉枝、层间距小、重叠等现象的树都不同程度有黄叶现象。
  2、高温缺氧。前几天发生了连续两天的36-37℃高温天气,密闭园、密闭树内膛、下部叶片缺氧,原本初感染褐斑病的叶片,已经被药剂控制住了。正常气候条件下,就没事了,而遇到那样的高温缺氧环境,很快失去抵抗能力和造养能力,沦为病叶。幼树、旺树的气孔开放,呼吸强度大,呼出的多,吸入的少,缺氧早亡。
  3、打药不及时。今年套袋时间拉的长,基本都过了一个月。前后打药间隔太长,叶片没有保护好。
  昨天、前天又是两个高温天气,对已经发生黄叶的树体来讲,更是雪上加霜。因此耕种帮建议防治黄叶、褐斑刻不容缓。
  二、发生特点:
  分生孢子随雨水冲溅到较近地面的叶片上(优先在下部叶片表现),直接侵染已长成的功能叶或衰老的叶片。叶龄25天以上从叶背或伤口侵入,成为初侵染源。温度高,病菌潜育期短,扩展迅速。最适温度20-25℃。
  降雨是病菌能否侵染的关键因子,苹果萌芽后只要遇到持续时间超过7个小时的降雨,病菌就可能侵染,导致叶片发病。因此潮湿是病菌扩展及产生分生孢子的必要条件。褐斑病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和园内湿度大。
  从5月中旬开始,观察降水情况,观察叶片病菌情况,降雨持续时间越长侵染量越大,如果雨前5天内没有使用保护性杀菌剂,那么雨后立即使用铲除性杀菌剂。而且雨后立即用药,用药每晚一天药效减低20%。
  三、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药剂要选准,以内吸性杀菌剂为主:戊唑醇、己唑醇等三唑类药剂,甲硫异菌脲;用药的同时加入磷钾含量高的叶面肥,可以起到营养免疫的作用。
  雨后:治疗性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可用有机剂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一般少要喷两遍波尔多液。有机剂可选用:43%戊唑醇4000倍、10%苯醚甲环唑2000倍。
  1、抓紧疏枝。弱树没有发生黄叶,个体独立、没有四邻的树没有黄叶,只有一层大枝的树很少有黄叶。充分证明密闭才是黄叶的根源。所以,抓紧摘除大帽子,卸掉大膀子,疏除背上徒长枝、密挤枝、病虫枝、细弱枝、交叉枝、重叠枝。
  2、复配用药。治疗加保护双管齐下,收效较好。配方是:400斤水+戊唑醇1瓶+吡唑醚菌酯1瓶+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2袋。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这个药效是吡虫啉的80倍,专治抗性白粉虱、蚜虫、蓟马 下一篇:解决晚熟苹果树大小年!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