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果园用药,大家可能觉得没有啥,年年就那样打,病虫害轻了,少打点,严重了加倍用量很很的打,好多病虫越打越严重,防不胜防。果农苦不堪言:我的果园药打的不少啊,为啥还是出现问题呢?有点想不通!这就需要咱们好好去思考和探讨了。
病虫害防治,关键在于“防”,到治疗的时候,咱们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以就有了:
1,多打药,十天半个月打一次。
2,加大农药使用量,用量增加了再增加,有的倍数都减少了一倍甚至更多。
3,喜欢全杀性农药,不愿意用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以及矿物源农药。
结果是暂时有效,久而久之,非常好的农药效果也不理想了,造成的损失也是很严重的。病虫有了抗性,果农只好缩短用药时间,多打药来防治,增加了负担和劳动量,还污染了环境。
蚜虫是多种作物上的共性虫,虫体很小,防治一般情况下很容易,然而多年来给果园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经销商一味的让果农加大浓度,把8000至10000倍就能防住蚜虫的吡虫啉降到2000倍,效果都不太理想,有的干脆就换成了新出的一些“高效”农药和吡虫啉复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小小的蚜虫值得用那么多的农药吗?是不是我们乱用药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
早期落叶病
早期落叶病年年爆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果农朋友很是“熬煎”,杀菌药剂一种不行用两种,甚至还有用的更多种,倍数一减再减,就是控制不住,到了八九月份大量落叶。这到底啥原因?
结合实际生产分析以上虫害和病害,我们不难看出问题所在:乱用药!防虫治虫都没错,关键是没有考虑“综合防a治”,只图一时高兴,多次使用全杀性的农药,不论是“好人”还是“坏人”统统干掉,把害虫的天敌也清理的干干净净,势必造成一系列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防虫农药必须多考虑考虑“选择性”农药,不用或者少用化学农药,比方“菊酯“类,把吡虫啉用上完全可以防治住蚜虫。同时要在保护天敌上做做文章,只有“双管齐下”防虫治虫用药才会简单,才会更有效。病害也是如此,减少化学农药,选准时机增加矿物源农药“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使用量,从而彻底控制住早期落叶病和其它病害。
我的具体用药方案仅供参考
1:花露红时(越接近开花,效果越好),3—5度石硫合剂防虫防病。
2:花后套袋前,代森锰锌和甲级硫菌灵,吡虫啉,灭幼尿,苦椮碱等农药交替用,种类越少越好。
3:套完袋喷两次“波尔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