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春季警惕麦田金针虫的危害

2017-07-15 01:08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近日,有不断有农民来赵县植保站询问小麦发黄、心叶枯死的原因。我们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些发黄、枯死的小麦苗土以下茎上或根都有虫咬的痕迹,很多小麦根部被咬断成乱麻状,在农民麦田当场挖出正在危害小麦的金针虫。金针虫是河北省地区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以幼虫在地下蛀食作物内茎和地下根部,可咬断没出土的幼苗,也可钻入较大的苗根茎部取食,致使作物苗枯死,造成缺苗断垄现象。所以提醒广大农民朋友积极行动起来查治麦田金针虫,以减少其危害。一、形态特征金针虫为叩头虫的幼虫属多食性地下害虫,俗称铁丝虫,成虫俗称叩头虫。属鞘翅目,叩头虫科,种类很多。主要有三种危害较重: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和褐纹金针虫。其中沟金针虫体色黄褐色(初孵化时白色),体形较宽,扁平,胸腹背面有1条纵沟;细胸金针虫体色淡黄褐色(初孵白色半透明)细长,圆筒形。金针虫体坚硬光滑有光泽,老幼虫体长13~20毫米。二、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金针虫约3年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3月出土活动,5月为产卵高峰期,卵孵化后即开始危害,幼虫喜潮湿的土壤,一般在10厘米土温7~13℃时为害严重。成虫羽化后,活动能力强,对刚腐烂的禾本科草类有趋性。为害时,可咬断刚出土的幼苗,也可钻入已长大的幼苗根里取食为害,被害处有的完全咬断,断口不整剂。还能钻蛀咬食种子及块茎、块根,蛀成孔洞,被害株则干枯而死亡。危害小麦时,从小麦播种后即开始危害种子、嫩芽和幼苗根茎,有的将地下部咬断形成枯心苗而死亡,危害严重的地方,甚至毁种。特别是近年来,金针虫的发生有抬头趋势,去年冬前就有多处麦田发生严重,说明麦田虫口基数较大,今年春季温度回升后又开始危害。三、防治方法(一)农业防治。精耕细作耕翻土壤,破坏地下害虫滋生繁殖场所;作物茬口合理布局;适当调整播种期;合理施肥、适时灌水和及时除草等可压低虫口密度,减轻为害程度。(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防治地下害虫的主要措施。施药方式有拌种、毒土防治、毒饵、药剂灌根等。常用药剂有辛硫磷毒死蜱等。由于金针虫是幼虫不出土的地下害虫,又没有趋味性,因此防治只有将药剂施入土中才有效。1、拌种: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蝼蛄)发生区,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ml,对水2~3kg,拌麦种50kg,拌后堆闷2~3h,晾干后播种。注意浓度不得超过种子重量的0.2%,以免影响发芽。这些拌种措施还能有效防治早期发生的蚜虫和灰飞虱,控制黄矮病和丛矮病的发生。2、灌根:48﹪的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灌根;或用50%的辛硫磷或15%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 3、施用毒土:5%毒死蜱颗粒剂每亩2公斤拌细土25~30公斤撒于土表然后浇水,提高防治效果。也可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克,加水10倍,均匀喷于25~30公斤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然后浇水。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及时防治小麦吸浆虫 下一篇: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识别及防控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