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斑点落叶病在春梢期发病重,果树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技术如下

2017-07-14 19:49 作者:李先生  

  
种植技术

  斑点落叶病在春梢期发病重,果树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技术如下
  叶片染病初期出现褐色圆点,其后逐渐扩大为红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部中央常具一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长出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夏、秋季高温高湿,病菌繁殖量大,发病周期缩短,秋梢部位叶片病斑迅速增多,一片病叶上常有病斑10~20个,多斑融合成不规则大斑,叶即穿孔或破碎,生长停滞,枯焦脱落。
  叶柄、1年生枝和徒长枝上,出现褐至灰褐色病斑,边缘有裂缝。
  幼果出现1~2毫米的小圆斑,有红晕,后期变黑褐色小点或成疮痂状。
  影响叶片正常生长,常造成叶片扭曲和皱缩,病部焦枯,易被风吹断,残缺不全。
  果实染病,在幼果果面上产生黑色发亮的小斑点或锈斑。病部有时呈灰褐色疮痂状斑块,病健交界处有龟裂,病斑不剥离,仅限于病果表皮,但有时皮下浅层果肉可呈干腐状木栓化。
  病菌在5℃以下和35℃以上的条件下,生长缓慢,其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病菌孢子在清水中发芽良好,在20~30℃温度下,叶片上有5小时以上水膜,即可完成侵染。
  斑点落叶病在春梢期发病重,果树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技术如下
  斑点落叶病,菌丝在受害叶、枝条或芽鳞中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以叶龄20天内的嫩叶易受侵染,30天以上叶不再感病。
  分生孢子一年有两个活动高峰。第一高峰从5月上旬至6月中旬,导致春秋梢和叶片大量染病,严重时造成落叶;第二高峰在9月份,可再次加重秋梢发病的严重度,造成大量落叶。
  春季苹果展叶后,雨水多、降雨早、雨日多,或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田间发病早,病叶率增长快。在夏秋季有时短期无雨,但空气湿度大、高温闷热时,也利于病菌产生孢子和发病。果园密植,树冠郁闭,杂草丛生,树势较弱,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枝细叶嫩等,易发病。品种以红星、玫瑰红、元帅系列易感病;富士系列、乔纳金、鸡冠等发生较轻。
  如下图:
  斑点落叶病在春梢期发病重,果树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技术如下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尽量不从病区引进苗木、接穗。
  2、严格清园。秋冬认真扫除落叶,剪除病枝,集中烧埋。发芽前喷40%福美砷可湿性粉100倍液,铲除病源。
  3、预测预报。可用孢子捕捉器监测。做法是用载玻片涂凡士林,绳拴悬挂于树枝上,距地1.3~1.5米,按地块近四角处及中心位置挂5片,每3天换1次,取下于显微镜下检查。孢子高峰日第四天,可见病斑小米粒大小;高峰日后第七天,田间发现第一块病斑,即应打药防治。
  4、药剂防治。重点保护早期叶片、立足于防。第一遍药应在5月中旬,7天后喷第二遍药。6、7、8月中旬再各喷一遍药。注意多药交替使用。
  斑点落叶病在春梢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和秋梢期(6月底至7月中下旬)发病重。
  重点保护春梢叶,根据降雨情况,从落花后10~15天开始喷药,喷洒3~5次,每次间隔15~20天。效果较好的药剂有: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10%多氧霉素1000~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斑点落叶病的特效杀菌剂还有:10%多氧霉素10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10%世高4000倍液,0.15%梧宁霉素400倍液,12.5%烯唑醇2000倍液,25%戊唑醇1000倍液,以上药剂任何一种与药肥合剂普德金混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这9种常用农药,能干掉90%的病虫害! 下一篇:“果树烂根”90%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