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六月初,苹果园管理迎来了一个非常关键时期,随着春梢的停长,果树花芽开始分化,根系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此期不但是花芽分化临界期、氮素营养最大效率期、幼果发育关键期,同时也是多种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管理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当年果树的产量效益,而且对来年产量效益。可以这么说,在果树周年管理当中,这一时期的管理是最为关键、技术要求最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打药套袋
套袋前用药一直受到广大果农的重视,这个时期果园用药主要针对:白粉病、锈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霉心病、果面黑红点病等,对于雨水较少的地区和年份,杀菌剂可以选用铲除加保护的组合进行防治,对于雨水较多的地区和年份,杀菌剂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型的铲除剂。
铲除剂可选用丙环唑、戊唑醇、氟硅唑、苯醚甲环唑、晴菌唑、甲基硫菌灵等,保护剂可以选用代森锰锌、丙森锌等,对于霉心病、果面黑红点比较严重的果园,杀菌剂可选用多抗霉素。虫害上主要针对卷叶蛾、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蚜虫、绿盲蝽、尺蠖、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二班叶螨等,杀虫杀螨剂可选用:杀铃脲、虫酰肼、吡虫啉、毒死蜱、阿维菌素、哒螨灵等。对于球坚蚧前期没有防治或者防治效果不佳的果园,在5月下旬若虫从卵壳大量爬出时立即用药,药剂可选用毒死蜱。对于桃小食心虫发生严重的果园,在这一时期,观察降雨,降雨超过5毫米,雨后立即对果园地面用药封杀,减少幼虫出土数量。杀虫剂选用上应注意选用低毒、低残留、生物药剂,尽量避免使用对果面有刺激作用的药剂,避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注意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天敌对害虫进行控制。同时,注意钙肥的补充。补钙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补钙产品,避免使用以硫酸镁为主要成分的假冒晶体钙,避免擅自加大使用倍数,以防对果面造成不良影响。钙肥可选用盖丽施、乳酸钙、重钙等。
打药后及时进行套袋,套袋时应特别注意,其一,套袋前一定要将纸袋袋口充分潮软,套袋时将袋口扎紧,将果袋充分鼓起,幼果悬空,透气孔充分打开。保证雨水很难进入果袋以及袋内的湿气能及时排出,防止苹果梗洼处长时间积水造成水裂纹以及袋内湿度过大造成果面黑红点等问题。其二,对于面积较大的果园,套袋时间较长,如果打药后套袋期间有降雨,应当于雨后加喷一次杀菌剂再进行套袋;对采取边打药边套袋的果园,如果距上次用药时间过长或者期间有降雨,也应加喷一次杀菌剂。
(2)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调节光照,其二是调节树势。对于调节光照方面,主要是针对幼树,根据整形的需要,当幼树的新生主枝长度达到要求后及时拉枝开角,控制延长生长,促使成花。对于成龄果树来说,主要是通过拉枝整理枝条,合理化枝条空间分布,避免大量的枝条拥挤在一起相互遮光以及填补空挡部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在这个时期,由于果树枝条生长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果树遮光不是很严重,一般不疏枝,可以通过拉枝改变枝条的方位角度以解决光照问题,尽量保留足够多的叶片,以利养分的合成和光能利用。
在树势调节方面,此期最为核心的任务是促使新梢及时停止生长。5月底6月初,果树进入花芽分化临界期,此期管理的好与坏,关系到明年花芽的有无以及花芽的质量。促使花芽分化最根本的条件是果树枝条的营养积累水平,营养水平高,则花芽形成有保证,营养水平低则难以形成花芽,如何提高枝条的营养积累水平呢?最关键的措施就是促使新生枝条在合适的时间停止生长。枝条停止生长的时间过早,则新梢太短,叶片数量不足,光合产物减少,枝条营养积累降低,花芽分化受影响;枝条停止生长太晚或者不能及时停长,持续生长的枝条会消耗大量的营养,反而会降低枝条的营养积累,同时,枝条生长太长还会影响通风透光。
在实际生产当中,往往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些果农见不得果树冒条,看见旺长的新梢,马上剪除,还有果农在5月初就对果树进行环割,往往造成新梢生长还不到10公分就停长;还有一些果农,就没有夏管的概念,在果树夏管关键时期,不加理睬,甚至外出打工,到了第二年春季,看到果树没有成花才慌了神。果树管理最高境界就是让果树生长沿着自身生长规律进行,而不是人为的改变果树的生长规律,该生长是充分生长,该停长时及时停长,只有果树生长背离了自身的规律时,才人为稍加干预。
对于没有及时生长的枝条,生产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摘心,就是对没有及时停长的新梢摘除顶端幼嫩部分,促使新梢停长。摘心主要针对生长势力中等稍偏旺的新梢,一般常见于短枝型或者双矮果树的新梢或者生长在主枝两侧不能及时停长的新梢。对于生长势力较强的新梢,单纯的摘心还不能控制生长,就要配合其他措施,如间隔5-6个芽进行转枝,或者拿枝。
2、扭梢,主要针对背上新梢,在新梢基部半木质化时,将枝条扭转180度,别在母枝上,使枝头向下即可,操作得当,新梢就会及时停长,来年形成顶花芽。扭梢时应注意,一是扭转部位尽量靠近母枝,防止扭梢部位过高,而在扭转部位重新发枝,扰乱树形,不易成花;二是扭梢方向正确,扭转后正好能别在母枝上,防止扭伤的枝条随风摆动,不利愈合,造成死枝。三是新梢基部如果木质化程度过高,扭转时容易将枝条扭断,对于这样的枝条就不要进行扭梢,可以采取拿枝、拉枝,配合摘心等措施进行控制。
3、拿枝,主要针对主干上新出的主枝以及主枝上生长较长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枝。拿枝时从枝条基本开始每隔2-3个芽将枝条轻轻下折,听到轻微响声即可。拿枝对于高接果树当年发出的较长新梢,效果很好。
4、拉枝,拉枝的对象主要是主干或主枝上的多年生长放枝、一年生过长的枝以及准备培养成骨架枝的枝条。为了使枝条错落有致、长短不一、结果辅养各司其职,拉枝时注意角度不可千篇一律。对于纺锤形准备培养成主枝的枝条,当枝条长度达到株距一半时,就可进行拉枝,而不应拘泥于这一固定时间。对于前期错误管理形成的主枝过多且轮生的情况,可按照方位先选定主枝,其余的枝条将其拉至下垂,枝头接地也不要紧,让其作为辅养枝,辅养别的枝条生长,同时率先结果,大量结果后再疏除。
5、环割,主要针对乔化果树或者生长过旺的树,这类果树通过传统手段难以控制生长,这就需要采取极端措施控制,即进行环割。环割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过早过晚都不行,一般在正常健壮果树新梢接近停长时进行,具体时间就在5月底至6月初(当地油菜成熟的时间)进行。另外,环割一般在主枝或者侧枝上进行,最好不要在主干上环割,避免引起腐烂。
6、化控,主要针对整体较旺的果树,常用的化控药剂有果友促花素等。使用时将果友促花素每盒兑水300斤叶面喷雾,重点是新梢部位,每盒喷施0.5-1亩地,喷施时间第一次在5月底至6月初(当地油菜成熟的时间)进行,第二次大约在7月上旬停长的新梢又开始二次生长时进行。喷施时结合拉枝、拿枝、扭梢、摘心等夏管措施进行,效果更好。
(3)追肥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树春梢停长。此期是苹果花芽分化临界期,也是幼果迅速发育期,同时也是果树根系第二次生长高峰期和果树氮素营养的最大效率期,由于春季苹果树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大量的养分。到这一时期,树体贮存的养分基本消耗完,果树处于第一次营养转换期,对于一些上年营养贮藏较差的果园,就会出现养分青黄不接,这时期营养不良将导致果实生理落果,花芽生理分化不充分,长期得不到补充还将影响果实的膨大,降低产量和质量。这次追肥能增强叶片功能,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有利增大果个,提高果实品质。
此次追肥可以采取以下方案进行:每套10000个袋子,追施复合肥40公斤+水溶有机钾肥40公斤+冲施肥2桶或者腐植酸冲施肥1桶。以上施肥配方,从11年开始,我们经过大量的试验示范,在生产当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该配方实现了有机无机的配合,根据不同时期果树需肥特点,对氮磷钾实现配方化,同时注重了微量元素的配合。是果树按需供给的全营养肥料。特别是其中的有机营养,采用水溶性的小分子腐植酸、氨基酸供应,无需转化,直接被果树吸收利用。另外,我们根据我国主要苹果产区钾肥不足的情况,特别增加了钾肥的供应,其中一部分钾肥(水溶有机钾)为植物源钾肥,更有利于果树吸收利用。
追肥时将复合肥、水溶有机钾肥、冲施肥2000斤水中,配肥时采用二次稀释法进行,对于肥料在的少量水不溶物,不要加入大桶,配好肥后用机动喷雾器加压,用追肥枪打入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层。根据果树大小,每棵树打4-16个追肥孔,每棵树追施肥水8-30斤。追肥位置在树冠投影外延。深度20-30公分。
需要注意的是:
1.对于树势偏弱、腐烂病、轮纹病、溃疡性干腐病(冒油点)以及挂果量大或者春季没有追肥的果园,可在这个时期连续追肥2次,间隔半个月。
2.对于连年施农家肥的果园,由于地下害虫较多,可以在肥水中加入杀虫剂,对于根腐病严重的果园,可在肥水中加入杀菌剂。
3.由于复合肥有极少量的不溶物,在追肥过程中,在肥料充分溶解的基础上无需再搅拌。待将上部肥液打完后,可将底部沉淀(极少量)取出直接施入果园。
4.如果采用一把枪施肥,(另外一个出水管加装搅拌头用于搅拌)加压泵的压力调在2.0-2.5个压力左右即可,如果用两把枪同时施肥,可根据高压软管的实际情况,将压力调到2.5~3.0个压力。用两个枪施肥时应避免两个枪同时停,防治瞬间压力过大压破管子。
5.肥料配备时切勿私自加大肥料浓度,以防烧根。一般复合肥浓度在4%左右,有机肥浓度在4%~5%左右。对于特别干旱的土壤,还应当增加配水量。对于新栽幼树,肥料浓度应降低到正常情况的1/4~1/2。
6.此期的氮肥用量可根据新梢的生长情况来确定,新梢的长度在30-45厘米可正常施氮肥,新梢长度不足30厘米则要加大氮肥的施肥量,新梢长度大于50厘米,则要减少氮肥的施用量。
(4)腐烂病的预防
5月末前后,苹果树新稍停止生长,枝干加粗生长加快,6月下旬达到高峰。6~8月间,新周皮以外的组织,从内向外逐渐变暗褐色死亡,成为落皮层,整个过程大约经过二十来天时间。落皮层的形成,为病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基物。腐烂病菌就在已经完全死亡但还没有失水变干的落皮层活动,引起病变,致使树体于7~9月间陆续发病,形成表面溃疡,俗称小油点。苹果树生长期,树体抗扩展能力强,这些"小油点"局限于树皮表层,仅局部扩展较深。苹果树渐渐进入休眠期,抗扩展能力减弱,表面溃疡组织中菌丝集结成团,突破周皮,进入健康组织,形成咖啡色坏死点,逐渐侵润蔓延。同时,树皮表面死组织中病菌活动,形成小溃疡,在比较温暖的冬季继续发病,但扩展缓慢。下年早春,扩展加快,发病激增,达发展高峰。晚春,苹果进入生长期,扩展停顿,发病锐减,发病盛期结束。
由此可以看出,苹果树腐烂病一个发病周期经历两个年头,而上年的6-8月份是腐烂病发病的源头,所以,对付腐烂病,我们首先要堵住源头,真正做到以防为主。具体操作时,在果树新梢停长以后,即6月中旬开始,用药肥进行第一次涂干,间隔半个月,进行第二次涂干,再间隔半个月,进行第三次涂干。建议果农要及时刮治病斑,特别是要刮净病斑烂部,刮成边缘立茬,然后涂药。可用40%氟硅唑(福星)乳油500倍液或55%硅唑·多菌灵(升氏)可湿性粉剂100倍或5%菌毒清水剂20~50倍液。此病易复发,夏秋应及时检查补治。桥接也是解决的好办法,对病斑过大、影响上下养分运输的枝干,可于春季选1年生壮枝作为接穗,在病斑上下边缘,实行多枝桥接,绑紧即可。
防治腐烂病的药物还有:3%抑霉唑膏剂、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甲基硫菌灵糊剂、1.2%辛菌胺水剂、20%丁香菌酯悬浮剂、4.5%腐殖酸·硫酸铜水剂等,可任选其一涂在刮除后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