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九)

2016-07-16 08:47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九)

九、秸秆还田作业时后如何施用氮、磷肥料调节秸秆碳氮比(C/N)的目的是促进秸秆有机物腐解和调节土壤有效态氮素的平衡,避免由于土壤有效氮固定而导致后作物缺氮现象发生。因此,决定是否还需施用氮作种肥,主要依据当地土壤有效肥力水平和栽培施肥经验来确定。在北方高寒地区,特别是采用秸秆深层还田的情况下,由于秸秆处在半嫌气分解状态中,其分解速度又较缓慢,故秸秆的“氮因子”(每100份碳氮比值较大的有机物料分解时,固定(同化)土壤有效态氮素的份数,它代表了矿质化与同化这两者对抗力量的平衡值)值较小(禾本科作物的“氮因子”一般在1左右,小麦秸一般小于1)。因此,按氮平衡计算的补氮量中拿出一部分(1/2-2/3)作为后作种肥,不仅不会影响秸秆分解速度和土壤氮素的有效转化,还将促进后作幼苗生长发育,又达到经济施肥的效果。 由于新鲜秸秆在腐解中具有解磷和增磷的效应,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调节秸秆的碳磷比(C/P)也不会出现土壤有效态磷的生物固定而导致后作物缺磷现象。在秸秆还田同时施用磷肥,特别是碱性磷肥,不仅能促进秸秆有机物的分解,提高土壤生物固氮作物和豆科共生固氮效果,减少土壤、肥料氮素损失,从而提高秸秆还田的土壤生物学的综合效应,也是提高磷肥利用率的一种保护性有效施用的方法。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果树春季复剪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