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5日,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在全县11个乡镇95块麦田进行了调查。小麦病虫害在全县普遍发生,病虫发生程度明显重于近年同期。其中:小麦条锈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7万亩。病田率95.9%,病叶率2.3%,严重度10%。最高病叶率5%,最高严重度100%。发病部位为中上部叶片;小麦蚜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3万亩,虫田率100%,平均百茎虫量3427头,最高10500头。个别田块穗部和茎基部均形成蚜棒;小麦白粉病全县偏轻发生,沿山个别麦田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病田率85%,平均病叶率3.42%。柳林镇彭祖塬村发病最重,病田率100%,病叶率10%。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形势严峻,特别是部分密度大、前期病虫基数较高的田块有大流行趋势,对小麦丰产丰收威胁极大。当前正是小麦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时间紧迫,望镇、村各级干部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广大群众务必抓紧防治。防治推荐药剂:亩用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克+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99%
磷酸二氢钾晶体100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对于防效差、条锈病二次侵染,蚜虫重发的田块需间隔5-7天及时进行二次喷药防治,以保证防效。对田间、田边、路边的节节麦、野燕麦,要及时拔除,并带出田间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