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措施小麦穗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集中发生危害的时期,特别是小麦条锈病,是高空气流传播的流行性重大病害,具有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危害损失重的特点。受外来菌源、天气等有利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已在我省鲁西南、鲁中地区扩散流行,我市德城、夏津、齐河、禹城、陵城等县市也发现病叶,形势十分严峻。 据气象部门预报,5月份我县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有利于条锈病等穗期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条锈病侵染速度快、潜育期短,到小麦成熟可能会有多次再侵染,田间发病率会有明显的上升。5月上旬的降水,利于赤霉病病菌的侵染。麦蚜、麦叶蜂、麦蜘蛛重于常年同期,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高度重视,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采用“一喷三防”技术,抓紧开展小麦条锈病防控,同时兼治赤霉病、麦蚜等穗期病虫害,力争今年夏粮再夺丰收。 防治条锈病、赤霉病:每亩用25%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每亩60~70克,或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30克,或20%
三唑酮乳油50~75毫升,兑水喷雾,兼治白粉病和叶锈病。 防治麦蚜:每亩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480克/升
毒死蜱乳油15~25毫升,或2.5%高效
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毫升,兑水喷雾,兼治吸浆虫、麦叶蜂、麦红蜘蛛等害虫。 可同时加入
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防止早衰和干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