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4 03:59 作者:李先生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玉米栽培史上的一大改革,是抗灾减灾,保护性栽培,夺取玉米高产稳产的一条有效措施。地膜栽培的主要功能是具有增温保墒的生态效应,主要适合积温不足的高寒山区和干旱少雨区,以及积温不足与干旱少雨双因子限制区,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良种:在高寒山区1000米以上地带,主要推广选用耐寒性较强的中早熟杂交种87单交,1000米以下地带推广选用耐阴湿、产量潜力较大的中迟熟杂交种雅玉2号、雅玉8号、临奥四号、川单15。在干旱区,主要推广选用耐旱耐瘠性较好的中熟杂交种成单19、登海11、川单21、临奥一号、临奥四号、华玉四号。
二、选地整地
1、要求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水中等以上,纳雨蓄墒、保肥力较良好地块栽培地膜玉米,不宜选用瘠薄地、石砾地、洼地涝地、陡坡地等地块种植地膜玉米。
2、对冬闲地,在头年秋粮收获后及时秋耕冬炕,开春后,播种前10—15天再进行翻耕晒土,播种时碎细土块,清除秸秆残茬,拣净石块。按种植规格要求划线开沟分层施肥,将农家肥和化肥撒入沟中,然后覆土,起垄播种或移栽地膜玉米。对实行夏粮套种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利用预留行种绿肥、蔬菜、豆类等早熟短期作物的地块,作物收后深挖款细,开沟分层施肥,覆土起垄待播(栽)。冬季预留行闲置地块,冬季进行深挖炕土,结合土地加工,挑沙面土,增厚土层,以利接水增墒,播种前再翻挖细,开沟施肥,准备播种(移栽)。
三、合理密植
要求采用该技术的地块必须做到规范改制,搞带状轮作,规格有“双二五”即5尺开厢,小麦(或洋芋)和预留行各占一半,在预留行栽2行地膜玉米,小麦(或洋芋)收后起垄栽2行红苕,适宜在迟春早夏播玉米区采用;“双三0”即6尺开厢,玉米和红苕仍栽2行,适宜在早春播玉米区采用。种植密度浅丘区3500—4000株,深丘山区4500—5000株,退窝1—1.2尺,每窝双株。
四、播种盖膜
1、施肥起垄:播种(移栽)前,在预留行正中开15—20厘米深的沟,把基肥均匀施入沟内,亩用优质堆渣肥1500—2000公斤,人畜粪水1000—1500公斤,磷肥25公斤,尿素10公斤(或碳铵30公斤),先施尿素(或碳铵)于底层,然后施堆沤过的磷肥和堆渣肥,覆土起垄作平顶厢。
2、播种:在海拔较高,低温泠害重,春雨早,土壤墒好的地块,以先播种或移栽后盖膜再打孔引苗出膜方式为好;在干旱少雨,土壤墒性差的地块,可等雨足墒时,或抢墒整地施肥后提前盖膜,等播种适期一到,在膜面按要求株行距,用简易打孔器打孔播种(或移栽)。对土壤疏松的可采取双槽覆膜栽培方法。
3、化学除草:播种后覆盖前,每亩用拉索75—100克,或五氯酚钠200克,或扑草净、敌草隆10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洒到垄面上,不可漏喷和重喷。
4、适期播种:地膜玉米采用的品种比露地玉米生育期长,适合早播,一般比当地常年露地玉米最佳播期提早7—10天播种。
5、盖膜护膜:在垄的一头挖沟,将地膜一端埋入沟内10—15厘米,然后沿垄方向放膜,膜要放正铺平拉紧,两人在垄两侧挖沟,把地膜边放进沟内,膜边用土埋严压实。护膜净膜,防止人工畜践踏弄破薄膜。
五、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先播种后盖膜的,播种后,要常到田间检查,等出苗50%左右时,开始分批破膜引苗出膜。先盖膜后打孔播种的,若幼苗与播种孔错位,应及时扶苗出膜。在苗子2—3时期,如发现缺苗、死苗,应及时补苗。
2、施肥:原则 是看苗追施苗杆肥,重施穗肥。对底肥不足,植株长势差的地块,可再增施一次苗杆肥。亩用尿素4—5公斤,或碳铵8—10公斤兑成肥液后,采用化肥深施器注入窝内,也可打孔浇施。在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一般亩用尿素15—20公斤或碳铵20—30公斤,兑猪粪水追施。
3、揭膜:对高海拔冷凉山区不宜揭膜,一盖到底,平丘干旱少雨地区可以揭膜,一般以玉米抽大喇叭口时揭膜比较适宜。且揭膜选择在晴天上午,表土已干燥不沾膜时进行。
4、防治病虫:玉米苗期,在未覆膜的土面用50%的甲胺磷乳油500倍药液配制毒饵,防治土蚕。也可用甲铵磷50克兑水0.1公斤拌玉米籽粒1公斤,防治鼠害。5—7叶时亩用25%杀虫双水剂200—2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大螟危害。抽大喇叭口时,用辛硫磷乳油、甲六粉、呋喃丹等制成颗粒点心,防治玉米螟。对纹枯病、大小斑病,用50%井岗霉素100—1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并结合人工摘除病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