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秧丰产栽培技术

2017-07-14 03:40 作者:李先生  

  
种植技术

    主要特点是多蘖增产、节本增收,即能达到“五省”、“两增”、“四有利”的效果。 “五省”是省工、省力、省种子、省秧田、省成本。 “两增”是增产、增收。根据当地环境条件,为达到水稻丰产、优质的目标,应着重抓好以下关键技术。

1、合理密植,处理好关键苗 

秧苗栽插密度不足往往会导致增产困难。在我县东南路地区,每亩应栽插杂交稻常规稻品种10—13株关键苗;此外,肥力低的田块应适当密植,肥力高的田块可相对稀植。按照以上原则处理好抛栽密度,就可以打好丰产基础,形成高产群体。

2、平衡 施肥 。 

在施肥管理上,应大力提倡平衡施肥。推广平衡施肥技术,能充分利用肥料资源,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能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水稻的需肥量为每亩100kg,稻谷需要吸收氮素2.0~2.4kg,五氧化二磷0.9~1.4kg,氧化钾2.5~3.8kg,氮、磷、钾配比约为1∶0.5∶1.2。根据我省环鄱阳湖地区土壤供肥特点和水稻的需肥规律,水稻亩产400~500kg的平衡施肥技术要点如下:

 2.1 有机肥用量

有机氮用量约占总施氮量的50%。一般每亩施鲜绿肥1500~2500kg,或厩肥1000~1500kg,或商品有机肥50~60kg

  2.2 氮、磷、钾配比用量

根据我省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的利用情况,水稻亩产400~500kg,共需纯氮10~12kg,五氧化二磷4.5~5.5kg,氧化钾12~15kg,氮、磷、钾配比为1∶0.4∶1.2。

2.3 肥料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效的配方肥、尿素、碳酸氢氨、钙镁磷;硫酸钾氯化钾等单质肥料或水稻专用肥、复合肥等。

2.4 施用时期  

 有机肥和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有机肥于翻耕前施入。追肥宜分作2次施用,各占一半,第一次追肥于移栽后7天左右施用,第二次追肥于移栽后15天左右施用。穗肥应在幼穗分化时期施入,早稻移栽后25天左右、晚稻移栽后30天。叶面肥应在孕穗期、成熟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水稻叶面肥

3、合理灌溉,处理好关键水

根据水稻生理需求,不同生育阶段应采取针对性的灌溉措施,总的原则是“寸水返青、薄水分蘖、够苗露田、孕穗不脱水、薄露灌溉、干湿壮籽、成熟后断水”。

除了把握以上灌溉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早稻要适当晒重些,晚稻要晒轻些。二是早稻后期应灌深水防止高温逼熟,晚稻在抽穗扬花时灌深水防止寒露风为害。三是早稻应防止断水过迟,晚稻应防止断水过早。水利设施不好的地方,还应采用薄露灌溉节水措施,基本要点是“后水不见前水”。 

4、抓好病虫防治

我省水稻生产应重点防治“三虫两病”,即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和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危害叶片,水稻应在6月底7月初破口抽穗初期防治第二代,晚稻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孕穗期防治第四代。螟虫(含二化螟、三化螟)危害水稻造成枯心,早稻应在6月中下旬的中熟偏迟田块防治第二代,一晚和二晚在8月上中旬和9月上中旬防治。稻飞虱危害早稻后期可致其枯穗倒伏,危害晚稻苗期可致植株发育不良,防治适期分别为:早稻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一晚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二晚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稻瘟病在水稻的各个生育期都可发生,防治时应做到控制叶瘟减少穗瘟,切实打好保穗药,主要预防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适时晒田、防止氮肥施用过量和药剂防治;穗瘟在分蘖末期至穗期初见病斑时,抢晴天防治。纹枯病在水稻分蘖后期开始发生,孕穗至抽穗发生最重,防治适期为分蘖末期至孕穗期。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改良水稻播种方式,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 下一篇: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