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技术

2017-07-14 03:02 作者:李先生  

  
种植技术

     水稻纹枯病作为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在我省常年发生,近几年随着优质水稻的推广种植及高肥水的管理模式,水稻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已在我省连续多年偏重发生,尤以高产稻区危害最为突出。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一般造成减产1至2成,严重发生时,减产超过3成或更多。

一、发生规律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流行受田间菌源数量、气候条件、品种抗病性、水稻生育期及田间管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水稻纹枯病在我省的发病规律是:早稻发生轻;单季中稻、晚稻生长前期温度较低时,田间发生少;进入7月份后随着水稻分蘖增加、密度提高、温度升高,水稻纹枯病开始发生、扩展;7月中旬后,我省单季稻由南向北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田间郁蔽,湿度大,加上此时正值高温季节,纹枯病发生会迅速加重,田间病丛率和病株率加快上升,如遇连续阴雨病害更容易流行;一直到水稻灌浆中后期,随着田间湿度下降,纹枯病的发生才会逐步减轻。

二、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适时用药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是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治病害。水稻生长期要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既要避免长期深灌,也要防止晒田过度,促进稻株健壮生长,控制纹枯病危害程度。   
    二是药剂防治。纹枯病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靠水流传播,在密植的稻丛间菌丝也能蔓延传病,一般在分蘖盛期至拔节末期,主要在株间或丛间横向扩展亦称水平扩展,导致田间病株率和病丛率的增加,其后病部由下位叶鞘向上位叶鞘和上部叶片发展,危害水稻上部功能叶,增加水稻的秕粒数。   
    因此药剂防治纹枯病应抓好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即在水稻分蘖至分蘖末期,当丛发病率达5%时,施药在于杀死气生菌丝,控制病害的水平扩展。第二个时期即在水稻拔节至孕穗期,病丛率达10%时,用药防治,在于抑制菌核的形成和控制病害向上部叶鞘和叶片的发展,保护水稻上部三片功能叶不受侵染。   
    目前市场上防治纹枯病的药剂很多,像己唑醇、井冈·己唑醇、井冈·蜡芽菌、戊唑醇等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都很突出。   
在水稻分蘖盛期即水稻封行前(纹枯病暂未发病或发病初期),每亩用10%己唑醇40毫升对水20—30公斤,或在水稻分蘖末期即水稻封行后(纹枯病进入快速扩展期),每亩用10%己唑醇55毫升对水30—40公斤趁早晨露水未干时粗雾喷于水稻下部,可有效预防、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油菜蚜虫防治技术 下一篇:水稻赤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