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稻瘟病防治技术

2017-07-14 01:41 作者:李先生  

  
种植技术

瘟病是由真菌引发的水稻病害,是水稻生产中最为普遍的病害之一。在水稻整个生育阶段皆可发生,具有为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和症状多样性等特点,其为害严重,常造成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一、稻瘟病的分类

    稻瘟病按其为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叶枕瘟、稻颈瘟和谷粒瘟。

  苗瘟 发生于秧苗三叶期前,主要由种子带菌引起,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

    叶瘟 发生于三叶期后的秧苗或成株叶片上,一般从分蘖至拔节期盛发,叶上病斑常因天气和品种抗病力的差异,在形状、大小、色泽上有所不同,可分为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四种,其中以前两种危害最重要。慢性型病斑,呈菱形或纺锤形,一般长1~1.5厘米,宽0.3~0.5厘米,红褐色至灰白色,两端有坏死线。急性型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急性病斑的出现可视为田间病害大流行的先兆。

   节瘟 发生于茎节上,黑色,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潮湿时生灰色霉状物。

  叶枕瘟 发生于叶片与叶鞘交接处,不定形,灰绿色,其出现预示穗颈瘟易发生。

  穗颈瘟 发生在穗颈、穗轴及枝梗上,病部成段变褐坏死,穗颈、穗轴易折断成白穗。群众称之为“吊颈瘟”。

    二、稻瘟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限8-37℃,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限10-35℃,以25-28℃最适,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

    三、稻瘟病的防治

    稻瘟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重点从留种、品种选择、田块病源消灭、种子处理、施肥、药剂预防等几个环节防治:

    (一)留种:选择无病田留种。

   (二)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良种,经常更换品种种植。

   (三)病源消灭:发生过稻瘟病的田块,秋收后要将病稻草进行焚烧处理,消灭病源。 

   (四)搞好种子消毒处理:

  1、25%史百克2000倍液浸种6小时(每支2ml兑水4公斤浸2-3公斤种子);
  2、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4-36小时;
  3、20%三环唑粉剂125倍液浸种48小时。先用清水泡种12-24小时――再用药剂浸种消毒――再泡种(共计72小时)――催芽。
    4、用56℃温汤浸种5分钟。用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天。
    5、也可用1%石灰水浸种,10-15℃浸6天,20-25℃浸1-2天,石灰水层高出稻种15cm,静置,捞出后清水冲洗3-4次。用2%福尔马林浸种20-30分钟,然后用薄膜覆盖闷种3小时。

  (五)施肥上要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特别是后期要控制氮肥的施用。

   (六)药剂防治:早防叶瘟,重治穗颈瘟。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

  1、对苗期发生了叶瘟的田块,用20%三环唑(克瘟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稻瘟灵或40%富士一号乳油1000倍液、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异稻瘟净乳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
  2、在栽秧前3-5天用75%三环唑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拔出秧苗后用75%三环唑粉剂800-1000倍液浸秧苗30秒再堆闷20分钟后才移栽。
  3、在抽穗5-10%时用75%三环唑粉剂、40%稻瘟灵或40%富士一号乳油施穗子,5-7天后再喷施第二次,以防穗颈瘟的危害。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常见的作物药害症状 下一篇:蔬菜生产常见“五虫”防治药剂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