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番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2017-07-13 23:10 作者:李先生  

  
种植技术

一、轮作

  常年菜地宜与非茄科蔬菜之间和茬口之间轮作。

粮菜区宜采用水旱轮作或粮菜轮作。

轮作年限   在施用传统农家肥和深翻土地条件下,宜实行3-4年轮作制。

二、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春季栽培、春提早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害多抗的品种;秋延后栽培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

三、 育苗

1  播种前的准备

设施: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温室、大棚、温床、冷床等育苗设施,夏秋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阴设施,提倡采用营养盘、营养杯(钵)等护根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2  营养土:用3-5年内未种过茄科蔬菜的熟土或风干后的水稻土、河塘泥7-6份与充分腐熟并筛细的有机肥3-4份混合做育苗培养土。并按培养土质量的0.1-0.2%加入过磷酸钙。

3  播种床:按照种植计划准备足够的播种床。选用适宜无害化生产的药剂进行消毒,如多菌灵代森锰锌等。

4  种子处理

(1)  消毒处理

种子进行包衣剂包衣处理,未包衣的种子可针对当地的主要病害选用下述消毒方法。

        a、温汤浸种  将种子放在5-6倍的55℃的温水中浸种15min,不停地搅拌,待水温自然下降到30℃左右即可,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

        b、干热处理:将含水量10%以下的番茄种子置于70℃的恒温箱中处理72h。主要防病毒病。

        c、磷酸三钠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4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min,捞出洗净。主要防病毒病。

(2 ) 浸种催芽 

消毒后的种子浸泡6-8h 后捞出洗净,置于25~30℃下保温保湿催芽。

5   播种

(1 ) 播种期

a、早春大棚番茄栽培冷床育苗一般10月中旬到11月。

b、春季地膜栽培番茄采用塑料大棚冷床育苗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

c、秋冬番茄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采用遮阳网覆盖育苗。

(2 ) 播种量

通常每667㎡栽培面积用种量20g-30g。每平方米播种床播种量10g-15g。

(3)  播种方法

  当催芽种子70%以上破嘴(露白)即可播种。夏秋育苗直接用消毒后种子播种。播种前先整平床面,浇足底水,湿润至床土深10cm,水渗下后,均匀撒播。播后覆营养土0.8cm-1.0cm。每平方米苗床可用50%多菌灵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各4g,拌上细土均匀薄撒于床面上,防治猝倒病。冬春播种育苗床面上覆盖地膜,夏秋播种育苗床面覆盖遮阳网或稻草,70%幼苗顶土时撤除床面覆盖物。

6   苗期管理

播种至出苗阶段,床温保持在25~30℃之间,使种子迅速出苗。白天控制在18-20℃,夜间15-18℃。子叶出齐后,喷一次药预防病害。幼苗2叶1心时,进行分苗。保持苗距在8cm-10cm左右。在秧苗3叶—4叶时,可视苗情追提苗肥。结合防病喷1000倍液百菌清或500倍液代森锰锌。定植前7天~10天,通过加大通风量,减少苗床保温覆盖材料,逐步降低床温,使最低温度达7℃~8℃,以适应定植后的环境条件。

夏秋育苗应利用遮阳网,并采用营养钵护根育苗。秧苗定植前要逐渐撤去遮阳网,适当控制水分,进行炼苗,使其适应大田气候。

四、 定植

1  整地施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施优质农家肥3000㎏—5000㎏;农家肥中的养分含量不足时可用化肥补充。基肥以撒施为主,深翻25cm—30㎝。

2  棚室消毒  

a、秋冬季节将土壤深翻25cm-30cm炕土,可改良土壤物理结构和杀灭土壤中病虫。

b、盛夏季节清除大棚内前茬作物的残株烂叶,病虫残体,土壤深翻后密闭7到10天进行高温闷棚。

3   定植时间

早春大棚栽培一般采用小苗移栽,苗5-6片叶时于11月底12月初移栽,或在1-2月份定植;露地栽培和地膜栽培在3月上旬,地温稳定通过10℃时 定植;秋番茄在8月上中旬定植。

4   定植方法和密度

采用高厢栽培,一般厢宽包沟1.2m—1.3m,厢高18cm—20cm,每厢栽植2行。早熟品种栽植密度以每667㎡4000株为宜;中晚熟品种以每667㎡2500~3000株为宜。

五、田间管理

1  温光管理

采用设施进行春提前和秋延后栽培需调控其生长环境。宜选用透光性好的多功能膜,保持膜面清洁。通过保温覆盖物的揭盖,调整棚内温度使缓苗期白天25℃~28℃,夜间不低于15℃;开花结果期白天20℃~25℃,夜间不低于10℃。夏秋季节应采用遮阳网降温。

2  空气湿度

根据番茄不同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最佳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控指标是缓苗期80-90%、开花座果期60-70%、结果期50-60%。可通过地面覆盖、滴灌或暗灌、通风、温度调控等措施,尽可能把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最佳指标范围。

3  肥水管理

设施栽培采用膜下滴灌或暗灌,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冬春季节浇水最好不浇明水。土壤相对湿度冬春季节保持60-70%,夏秋季节保持在75-85%。根据生育季节长短和生长状况及时追肥。

4  植株调整

(1)  插架或吊蔓:棚室栽培用尼龙绳吊蔓或用细竹竿插架。露地栽培用细竹竿插架。

(2)  整枝:番茄的整枝方法主要有单杆整枝和双杆整枝两种,根据栽培密度和目的选择适宜的整枝方法。

(3)  摘心、打底叶:当最上目标果穗开花时,留二片叶摘心,保留其上的侧枝。早春大棚番茄,第一穗果绿熟期后,摘除其下全部叶片。及时摘除枯黄病叶和老叶。

(4)  保果疏果

保果:在不适宜番茄座果的季节,可适当使用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进行保花保果。为防病,可添加适量杀菌剂,禁止使用2、4—D保花保果。

疏果:除樱桃番茄外,为保障产品质量应适当疏果。大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4果,中果型品种每穗留4-6果。

六、 病虫害防治

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深翻炕土,培育适龄壮苗,合理密植;严格实施轮作制度,深沟高垄地膜覆盖栽培;科学的进行田间肥水管理,创造适于番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2  物理防治

    盛夏棚室密闭高温消毒;田间悬挂黄板诱杀防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糖醋液诱杀小地老虎;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田间铺银灰膜或悬挂银灰膜条驱避蚜虫;覆盖防虫网防虫防病;人工摘除害虫卵块和捕杀害虫。

3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如瓢虫、草蛉、蚜茧蜂等对蚜虫自然控制。Bt乳剂、阿维菌素等防治棉铃虫、烟青虫。积极推广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微生物农药防治病虫。

4  化学防治

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选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采用适当施用方式和器械进行防治。主要病虫害与部分推荐农药品种见附录A。

七、采收及采收后处理

1  及时采收

及时分批采收,以确保商品果品质,促进后期果实膨大。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2  采后处理

剔除病、虫、伤果,清洁果面,根据果实大小、形状、色泽进行分级包装。应避免包装、运输、贮存中的二次污染。

3  清洁田园

收获后应及时清洁田园,销毁病虫枝叶,及时回收残留农地膜。早春大棚栽培5月底6月初拉秧。

早春大棚栽培采用水旱轮作,到5月底6月初拉秧,确保6月上中旬栽水稻。

附录A

病虫害

名称

防治指标

(适期)

推荐药剂及使用剂量

安全间隔期

(天)

猝倒病

立枯病

发病初期

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井岗霉素水剂1500倍液

≥7

≥10

灰霉病

发病初期

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棚室

10%速克灵烟雾剂(0.3g/m3)熏烟

5%百菌清粉尘剂(1㎏/667㎡)

6.5%甲霉灵粉尘剂(1㎏/667㎡)

≥7

≥7

≥7

≥7

≥10

早疫病

发病初期

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

≥10

≥3

晚疫病

发病初期或发现中心病株时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10

≥10

叶霉病

发病初期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10

≥7

溃疡病

发病初期

(灌根)

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3

≥3

病毒病

发病初期

2%宁南霉素水剂200倍液

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1.5%植病灵乳剂1000倍病

 

蚜虫

有蚜株率达20%时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

≥7

≥11

潜叶绳

卵孵化盛期至2龄盛期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

 

≥7

注:如有适宜无公害番茄生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生物、化学农药,应优先选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番茄栽培管理技术 下一篇:蔬菜种子育苗控制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