椪柑又名芦柑,皮薄易剥,色泽鲜美,果肉橙红色,汁多、组织紧密、浓甜脆嫩,化渣爽口、籽少,且有药用功效。在乐德镇种植面极广。
椪柑在投产前两年时间,主要是促发枝梢,培养一定数量结果枝,以形成紧凑、矮化的树形。施肥采用多施薄肥,一般一次梢施1~2次肥,通过抹芽定梢,短截直立梢培养良好树冠,第3年适当多施磷、钾肥,少施尿素,避免营养生长过旺,影响挂果。
椪柑树施肥以豆饼、猪粪或牛角碎等有机肥为主,配以磷、钾肥和尿素等化肥。主攻新梢肥,重施壮果肥,在每次新梢(春、秋梢)抽吐前施氮、磷、钾复合肥攻梢,新梢抽吐至转绿施磷、钾肥结合根外追肥。每年在采果前或春梢前施一次有机肥加磷肥,即饼肥1.5~2.5kg或猪粪25kg或牛角碎2~4kg+磷肥1kg,以复壮树势,壮大果实,提高果实品质。
培养健壮结果母枝:培养健壮结果母枝是丰产的物质基础。采用夏剪促秋梢培养翌年的结果母枝,在放梢前10~15天短截树冠中上部及外围的落花落果枝和各种衰退枝。桠柑树冠具直立性,夏剪时注重上部修剪结合疏除部分果实,促抽健壮结果母枝。当新梢长6cm左右时疏芽定梢,每基枝留生长健壮的枝梢3~4条,并加强肥水管理,培养生长充实秋梢。青壮年树及时抹夏梢保果。夏梢抽吐3~5cm时及时多次人工抹除,直至7月中旬放秋梢前。也可在夏梢长5~6cm时对其短截,保留2~3片叶,待第1次夏梢转绿后重新萌发时,结合夏剪促秋梢。
适当控水促进成花:椪柑尤其是生长壮旺的幼树、成年结果树在12月下旬至1月必须适当控水或环割,促进花芽分化。还可结合冬季扩穴深翻,切断部分吸收根,也能促进花芽分化。
病虫害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坚持以防为主,保护天敌,注重田间调查,掌握果园病虫发生规律,明确防治重点,采取查虫挑治的方法。近年来常见的病害有溃疡病、黑星病、脂斑病等,虫害有红蜘蛛、锈壁虱、柑桔木虱、蚜虫、潜叶蛾、介壳虫、黑剌粉虱、卷叶蛾和夜蛾等。病害防治方法:4月底至5月初春梢转绿期是炭疽病、黑星病和脂斑病的潜入期,必须用铜制剂如铜皂液、冠菌铜、氧氯化铜等喷布两次预防。虫害防治:红蜘蛛、锈壁虱可用硫磺合剂、三氯杀螨醇、特螨得等防治;木虱、蚜虫可用蚜虱净防治:潜叶蛾可用灭百可和灭扫利等,也可用黑光灯诱杀;介壳虫、黑剌粉虱可用速扑杀进行防治;夜蛾可采用发生期每隔5~7天喷一次敌敌畏或其他杀虫药进行预防.但效果不如在9月中下旬采用报纸套袋护果好。另外,最好选择潜叶蛾的低峰期放梢,一般夏梢在5月下旬至6月初,秋梢在7月下旬至8月初放梢。
适时采果:椪柑(晚熟椪柑除外)有不耐冻的特性,因此耕种帮建议在“冬至”前必须分批采果出售或保鲜贮藏。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