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早季水稻春播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春耕备播工作已开始,为了确保我县早季水稻安全生产,确保早季水稻苗全苗壮,对危害水稻的病虫鼠害提出如下防控措施,望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认真抓好落实。 一、做好田间处理,减少病虫源 结合春耕工作,清除稻田四周的杂草、落谷苗与再生苗,以减少稻飞虱、叶蝉的越冬虫源基数;提早灌水溶田,降低冬后螟虫基数,清除田头的稻草,杜绝病虫源,减少早稻病虫害发生。 二、选择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是丰产丰收的基础,可根据当地的小气候特点,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尤其是抗稻瘟病的品种。 三、种子消毒 水稻种子携带有多种病菌,应及时对主栽当家品种的种子带菌率进行测定,以制定相应的药剂处理措施。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浸种消毒措施。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播种前抓住晴天晒种1-2天,每天晒种3—4小时,利用太阳紫外线消毒,杀死粘附在种子上的各种病菌。 2、
咪鲜胺(使百克)乳油浸种:将谷种浸泡于25%
咪鲜胺(使百克)乳油2000—3000倍稀释液36—48小时,浸后可直接进行催芽播种。以消灭病菌,减轻恶苗病等病害的发生。 3、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浸种:将谷种用清水预浸吸水(早稻常规预浸24小时,杂交稻预浸12小时),捞起搁干水分后,再浸入40%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可湿性粉剂300—500倍稀释液中,消毒24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催芽播种,以消灭病菌,减轻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恶苗病、稻曲病、胡麻斑病、粒黑粉病等病害的发生。 4、用50%
多菌灵500-800倍药液浸种48—60小时,洗净药液后催芽,可兼治恶苗病、稻曲病、粒黑粉病等病害。 四、采用防虫网育秧,做好苗床消毒 稻飞虱是传播水稻病毒病的主要媒介,水稻幼苗期又是感染水稻病毒病的关键时期,因此苗期覆盖防虫网,可大大减轻病毒病的危害。方法是:播种后立即用20~3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覆盖时要于四周设立支架,支架顶端与秧苗植株顶部距离30~50厘米,以利于通风透光。移栽前,揭网炼苗1~2天,移栽时喷施送嫁药。 播种前将平整的秧畦淋水湿润,然后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3%甲霜·噁霉灵(广枯灵)水剂800倍稀释液均匀喷洒于畦面后播种,可减轻秧苗绵腐病、立枯病、疫霉病和苗瘟的发生。加强秧田肥水管理,预防烂种烂秧。发生绵腐病、立枯病或苗瘟后,及时换水并选用药剂防治。 五、开展秧田鼠害防治,保护春播秧田 春季老鼠的食物较少,结合春播时期进行灭鼠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鼠药宜选用高效、安全、无二次中毒的
杀鼠剂。可选用0.1%敌鼠钠盐毒饵或0.0375%杀鼠迷毒饵或0.005%溴敌隆毒饵沿田埂每隔5米投一堆,每堆10-15克,重点保护春播秧田。积极推广使用毒饵站灭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