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春播工作即将陆续开展,由于去冬今春我区气温偏高,雨量偏少,对病虫越冬极为有利。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加强春播期间的病虫鼠害防治和防寒防冻工作,培育无病壮秧,减轻病虫为害,是保障早稻取得丰收的关键措施之一。各地应大力宣传发动群众,切实做好以下几项春播期间植保工作:一、做好田间处理,减少病虫源。1、播种之前,全面铲除田边、沟边、渠边的杂草、落谷苗、再生苗,减少稻飞虱、叶蝉冬后基数,达到治虫防病目的;同时清除或烧毁堆放在田头、田埂边的病稻草,减少病虫源。2、提早灌水溶田,以消灭田间越冬螟虫。3、据2月中旬多个乡镇冬闲田调查,亩菌核量2.1~68.1万粒,加权平均亩菌核量达25.6万粒,因此应在早稻插秧前,结合溶田捞除田边水面上菌核及浪渣,并挑离田间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纹枯病初侵染源。二、严把种子消毒处理关,减少病害的初侵染源。据2月中旬10个水稻品种带菌率调查,平均带菌率为5.93%,最高带菌率达13%,因此做好种子消毒是可有效预防水稻病害,常用种子消毒方法以下几种,可任选一种:1、
咪鲜胺(使百克)乳油浸种:将稻种浸泡于25%
咪鲜胺(使百克)乳油2000~3000倍稀释液20~24小时,浸后可直接进行催芽播种,以消灭病菌,减轻恶苗病等病害的发生。2、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浸种:将谷种洗净,并预浸吸水(早稻常规预浸24小时,杂交稻预浸12小时),捞起搁干水分后,再浸入40%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可湿性粉剂300~500倍稀释液中消毒20~24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催芽播种,以消灭病菌,减轻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恶苗病、稻曲病、胡麻斑病、粒黑粉病等病害的发生。3、
多菌灵浸种:将谷种浸泡于50%
多菌灵500~800倍液20~24小时,再用清水洗净后催芽,可兼治恶苗病、稻曲病、粒黑粉病等病害;三、采用防虫网育秧,做好水稻秧地苗床消毒。1、用20目以上防虫网或15~2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既能有效地阻断稻飞虱入侵秧田传毒,起到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效果,又能在隔离期间不需要用药防治稻飞虱。2、播种前将平整的秧畦淋水湿润,然后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3%甲霜·噁霉灵(广枯灵)水剂800倍稀释液均匀喷洒于畦面后播种,可减轻秧苗绵腐病、立枯病、疫霉病和苗瘟的发生。加强秧田肥水管理,预防烂种烂秧。发生绵腐病、立枯病或苗瘟后,及时换水并选用药剂防治,防治绵腐病、立枯病,可泼施0.1%~0.2%敌克松液;发现苗叶瘟,应及时施用20%三环唑100克/亩冲水50公斤喷施。四、开展秧田鼠害防治,保护春播秧田。春季老鼠的食物较少,结合春播时期进行灭鼠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春季多雨,应积极推广使用灭鼠效果较好的毒饵站。鼠药宜选用高效、安全、无二次中毒的
杀鼠剂,可选用0.1%敌鼠钠盐毒饵或0.0375%杀鼠迷毒饵或0.005%溴敌隆毒饵沿田埂每隔5米投一堆,每堆15~20克。五、加强秧田管理,减轻寒潮对春播的不利影响:1、灌水护苗:以水调温,灌水注意不要淹没秧苗心叶。寒潮过后,若天气突然放晴,气温骤然回升,切勿立即排水晒田,造成秧苗青枯烂秧死苗。应慢排慢放缓解苗床温度剧烈变化,防止生理性失水。2、加盖薄膜防冻:在寒潮来临之前,搭拱棚覆盖薄膜,保温防冻。3、施用
肥料:寒潮来临前,增施草木灰、火烧土等热性
肥料。一叶一心期提前施用断乳肥,“以氮增糖”增加植株碳水化合物,增强抗寒能力。寒潮过后,不要过早施用
化肥,因低温造成秧苗抗逆力下降,而引起烂秧死苗,建议在低温过后3~4天再进行追肥为宜。4、土壤消毒:在低温来临前或过后,可泼施0.1%~0.2%敌克松液,防止烂种烂秧,已经烂根的秧苗可恢复根系生长,减少烂秧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