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产量较高、效益较好的栽培模式。做好冬季大棚黄瓜栽培,是提高黄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关键,其核心技术是选择适宜品种、做好定植后管理与病害防治。一、选择适宜品种冬季大棚黄瓜要经历较长时间的低温、弱光条件,在品种上必须选择耐低温、耐弱光、分枝少、根瓜节位好、抗病力强的品种,并要求瓜条在低温条件下能较快生长。菜农朋友一定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或者有经验的菜农建议来选择适宜品种。二、合理定植一般在定植前10~15天扣棚,扣棚7天后浇水造墒,浇水3天后通风散湿。定植前3~5天深翻土地、整平地面,并进行施肥。黄瓜是喜肥耐肥作物,加之大棚黄瓜生长量大、产量高,需肥量较大,故应增施
肥料,氮、磷、
钾肥配合施用,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三元素
复合肥60~100公斤作为
基肥。定植时选择大小一致的苗,在晴天午后光弱时开浅沟定植。摆苗时子叶方向要一致,培土深度以保持苗坨与垄面相平为宜,并向沟内浇水,浇水要浇足浇透,然后覆盖地膜,在膜上定植部位开口,把黄瓜苗引出膜外。一般定植株距25厘米、行距60厘米左右,每亩定植约4000株。三、肥水管理2月中下旬,大部分冬暖大棚黄瓜进入产瓜高峰期,对肥水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因此,黄瓜追肥宜在2月底以后进行,一般每亩追施
尿素20千克、
磷酸二氢钾5--8千克或
硫酸钾复合肥30--35千克,隔20天进行1次。根据情况,结合浇水,随水冲施腐熟的人粪尿、豆饼水。同时,每隔10--15天,结合病害防治,进行根外追肥,可以喷施浓度为0.2%的
磷酸二氢钾溶液。2月底、3月初再增施1遍二氧化碳气肥,可明显防止植株早衰、提高抗逆性、延长结果期。到中后期,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也应增加,但—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防地温下降过多,—般保持浇水后地温不低于15℃为宜。四、温度调节3月以后,外界气温逐渐升高,此期要充分利用揭盖草帘和开闭通风口来调节棚内温度,使棚温白天保持在26--30℃,早晨拉帘前保持在12--14℃,以利于黄瓜正常生长。整枝落蔓:通过整枝落蔓,使植株高度保持在1.3米左右,南低北高,以利受光。具体方法:草苫的揭盖正常天气草苫应早揭晚盖。若上午揭苫后棚内温度不下降的话可及时揭开;日落前棚内气温为20℃左右时应覆盖草苫,一般不得早于下午3时。天气特别寒冷时,可早揭早盖。阴雨雪天气,室内气温不下降,就应揭草苫。五、棚内高温高湿情况下病害防治问题1、合理水肥管理,增强作物本身抗病能力,是病害防治的根本;2、降低棚内湿度,可以采用滴灌/微喷带进行浇水,冬季遵循少浇水、浇小水原则;3、药剂防治:1)霜霉病:10%氟噻唑吡乙酮、
烯酰吗啉、
氟吗啉、霜脲氰、氟吡菌胺、恶唑菌酮等;2)黄瓜靶斑病:
苯醚甲环唑+
吡唑醚菌酯/
嘧菌酯/
肟菌酯等;3)黄瓜非生理性流胶病:目前发生在大棚内发现较多的流胶病是黑星病、炭疽病、枯萎病和蔓枯病引起的,具体防治如下:a)黑星病:喷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与50%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混合液防治。b)蔓枯病:喷10%世高或50%
百菌清或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茎蔓染病用上述任一种药的50倍米汤药糊涂抹患处效果更好。各种药剂交替使用,隔5--7天喷一次,至少连喷两次。c)炭疽病:50%:
咪鲜胺锰盐(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d)枯萎病:发病初期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或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立枯净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毫升,每7天灌一次,连续灌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