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须鳞蛾,AcroleplaalliellaSemenovetKuzn,为鳞翅目菜蛾科的一种昆虫。危害韭菜、葱、洋葱等百合科蔬菜及野生植物。以幼虫在葱叶夹缝处蛀食,严重的致心叶变黄,叶和花薹多从伤口处断折,降低产量和品质。成虫:体长4~4.5毫米,翅展11~12毫米,全体呈黑褐色,下唇须前伸并向上弯曲,第二节向末端逐渐膨大,触角丝状,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前翅黄褐色至黑褐色,成虫静息时前翅合拢形成一个菱形的白斑。翅前有5条浅褐色不明显的斜纹,翅中部近外缘处有一深色近三角形区域,翅中部有一条稍深色的纵纹,后翅深灰色。卵:长圆形,初产乳白色发亮,后变浅褐色。老龄幼虫体长8~8.5毫米,头浅褐色,虫体黄绿至绿色,各体节有稀啦的毛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8mm,细长圆筒形,黄绿色至绿色。蛹:长6mm左右,纺锤形,老熟时深褐色,外被白色丝状网茧。姚安县成虫盛见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可延续到10月。成虫羽化后需补充营养才交尾产卵,卵散产于韭叶上。孵出幼虫咬叶成纵沟并向茎部蛀食,但不侵入根部,常把虫粪留于叶基部分叉处。幼虫性活泼,受惊即吐丝下垂。老熟时在叶片中部吐丝作茧化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