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5日,勐海县茶叶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员到勐满镇班到村委会,开展生态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建设生态茶园,改善茶园有机环境,减少外来污染是人们饮茶键康、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今后茶园管理中尽量减少使用化学
农药和化学
肥料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防控茶园病虫害。其培训内容及关键技术措施是: 1、保护茶园有机环境:在保留茶园中原有树种的同时,还要保护好周围森林,合理套种遮阴树,间作短季农作物,为野生动物鸟类、蜂群筑巢栖息,创造一个良好的有机环境,形成一个多物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茶园有机环境气候,制约病、虫种群数量。 2、农业防治:通过茶叶采摘、茶树修剪、茶叶中耕除草等农业生产措施减少茶园中病、虫发生及危害。 3、物理防治:(1)用人工捕杀。(2)茶园中安插粘虫板(黄、蓝色板)诱杀,每亩20片,用竹棍挟在中间,高出茶蓬5—10厘米差插稳即可,主要防治茶黄蓟马、小绿叶蝉、茶瘿蚊、黑翅粉虱等个体小型的害虫。(3)太阳能灯诱杀,太阳能板面朝东西方向安装,50亩茶园安一盏灯,主要诱捕夜间活动、趋光性强的害虫,如翘翅目的金龟子、茶天牛及夜蛾科类成虫。 4、生物防治:茶园中常见害虫有茶蓟马、小绿叶蝉以及蛾类害虫等,每亩用100亿个活芽孢∕克苏云杆菌可湿性粉剂,或100亿个孢子∕毫升Bt乳油75~150克,加水稀释成500~1000倍液喷雾。幼虫发生初期,每亩用50亿~70亿个孢子∕克白僵菌粉0.5千克,加水50升喷雾。常见病有茶饼病、云纹叶枯病、炭疽病等用2%多(2万单位)抗霉素可湿性粉剂稀释100ppm喷洒。 5、化学防治:植物源
农药,苦参碱﹑鱼藤酮,每亩用0.2%苦参碱水剂50~75毫升,加水50~75升稀释成1000~1500倍液喷雾,或用2.5%鱼藤酮乳油150~250毫升,加水稀释成300~500倍液喷雾对鳞翅目的蛾类,膜翅目的叶蝉科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矿物源
农药,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冬季茶园封园,对越冬病、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此次培训,参训人数达200多人次,在相关人员的配合和支持下,得到圆满成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茶农对茶园的管理技术,为今后发展有机茶园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