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永茂乡的玉米螟发生很严重,现就玉米螟的防治原则及措施总结一下。1、玉米螟危害主要表现(1)幼虫钻入心叶内啃食叶肉,只留表皮,影响叶片光合作用。(2)穗期蛀食雌穗、嫩粒,啃食花粉导致雌穗发育不良,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空秆,严重影响玉米产量。(3)虫蛀后形成的伤口,也成为其他病害侵入的途径,如容易引发玉米穗腐病,导致玉米霉烂,使品质、产量下降。(4)幼虫由茎杆和叶鞘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营养和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还使茎杆中空遇大风容易折断。影响籽粒成熟及后期正常收割,这部分损失更大。2、造成玉米螟危害逐年扩大的原因(1)对玉米螟重视不够。有人认为小虫子祸害小,不值得防范。其实玉米螟危害不仅仅是虫子啃食植株,还会传播病害,造成倒伏,影响花粉受精等,不可小视。(2)玉米螟属于钻蛀性害虫,防治较为困难。一般防治时期6月下旬-7月上旬,此期间田间一般为高大、空间郁闭,不好打药防治。3、玉米螟的防治原则玉米螟的防治应贯彻综合防治的原则:(1)坚持秋冬消灭越冬虫卵(2)诱杀螟成虫(3)及时防治初龄幼虫。采取这三道防线紧密结合的方法。国地制宜,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合理配套实施。必要时加强化学防治。4、玉米螟的综合防治(1)要群防群治(2)处理越冬寄主(3)化学方法防治防治玉米螟危害刻不容缓,虫口夺粮已势在必行。只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群防群治的意识,把工作做实做细,才能逐步降低玉米螟的危害,实现多打粮,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