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深水活蔸秧苗移栽后,稻田维持较深水层,通常为4—5厘米。移栽后遇低温,则白天灌浅水,晚上加深水层;移栽后温度高时,则白天灌深水,晚上排水下降水层。
(2)浅水分蘖水稻移栽返青后浅灌2—3厘米,有利于提高土温,增长泥土空气和有效养分,能增进早发分蘖。
(3)够苗晒田水稻邻近分蘖末期,苗数已,为了节制后期无效分蘖,避免地上部生长过旺,这时通常进行晒田,除施肥过多,稻苗生长过旺,或为了防治病虫的田块,需要重晒田外,通常只采取多次露田和轻晒田相联结的方法。
(4)有水孕穗、抽穗、水稻孕穗和抽穗期是对水分很敏感的时期,恳求保留水层,免得受旱。
(5)干湿壮籽水稻籽粒灌浆所需物质除1/3左右由抽穗前贮存在茎、鞘中的物质供给外,还有2/3左右是抽穗落伍行光合作用的产物供给的。因此耕种帮建议为了加强根系生机,避免叶片早衰,提高叶片光合能力,抽穗后应采取干干湿湿灌溉法,避免脱水过早而受到旱害。
2、深泥田、冷浸田的灌溉方法这类稻田地下水位高,排水为良,稻田长期淹水,泥土潜育化严重,土粒分散无结构,水、肥、气、热不和谐,有效养分含量少,复原物质多,水稻生长迟缓,有的甚至发生僵苗。因此耕种帮建议这类稻田恳求长期湿润灌溉,田里不留水层,联结多次晒田,以提高泥温,增长泥土空气。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