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稻水象甲防控技术

2017-07-09 22:58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一、特征特性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稻水象甲属。稻水象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期。成虫体长2.8—3.2毫米(不含管状喙),体宽1.2—1.8毫米,体壁褐色,密被灰色鳞片,前胸背板和鞘翅中区呈广口瓶状的黑色暗斑。成虫善游泳。卵呈珍珠白色,圆柱形,长约0.8毫米。老熟幼虫体长10毫米,白色、无足、头部褐色,体呈新月形。老熟幼虫在主根系上作土茧,然后在茧中化蛹。茧粘附在根上,卵形,长4—5毫米,宽3—4毫米,蛹呈白色,大小和形态与成虫相似。稻水象甲主要为害水稻,成虫从正面沿叶脉啃食叶肉,被取食的叶片仅存透明的下表皮,在叶片上形成白色长条斑,长不超过30毫米,宽不超过1毫米,条斑两端钝圆,比较规则。幼虫啃食稻根,可造成“浮秧”,一般可导致减产20%,重发田超过50%,甚至绝收。对产量影响很大。二、发生特点一是世代不整齐,成虫、卵、幼虫及蛹四个虫态重叠明显;二是繁殖能力强,可孤雌繁殖;三是寄主广、杂食性,可取食禾本科、莎草科、泽泻科、蓼科等多种杂草;四是传播途径广,可随风、水流、稻草、稻苗、稻谷、稻壳及交通运输工具盒草制品包装物远距离传播。三、防治措施防治上应坚持“早发现、早防治、早扑灭”的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植物检疫、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不受指标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控制危害。防治策略以化学防治为主,狠抓越冬代成虫(防治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上旬),重治幼虫(防治时间为5月中旬-6月上旬),控制新一代成虫(防治时间为6月中旬-7月下旬)。(一)农业防治1.春季育秧前,结合积肥,清除田边、沟渠边、荒地、坡边林下的杂草,用铁耙耙松表土并耙掉落叶层杂草,将杂草落叶集中烧毁。2.疫情发生区严禁串换秧苗,稻田灌水管理应坚持“只灌不排、遇水防溢”的原则,杜绝因田水退入沟、渠、河流造成害虫向下游扩散。3.收割水稻时,将稻草(含脱粒时打断的部分)、稻茬、田边杂草就地处理,同时在半月内灭茬翻耕,炕干土块。(二)物理防治1.3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发生害虫的地方,设立高压杀虫灯,诱杀成虫。一盏灯的杀虫范围大约为方圆50米距离,每天天黑前半小时开灯至天亮。2.稻谷就地加工,谷壳就地处理。(三)检疫措施1.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稻水象甲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主动阻截其传播蔓延。2.加强疫情监测。重点是邻近发生区的乡镇或从发生地引进过稻种、稻秧的地方、交通要道、车站、加油站附近。调查方法:一是灯光诱集成虫;二是查看叶片取食斑、网捕等,特别是查看水稻、白茅、芦苇、狗尾草、稗草变种等寄主植物。3.加强调运检疫,防止疫情远距离传播。(四)化学防治。包括种子处理和田间防治。1.种子处理。稻种出入库时,要进行灭虫处理。2.田间防治。包括秧母田、大田、田埂及田块周边杂草,其中秧母田是防治的重中之重。(1)秧母田防治。4月下旬—5月中旬,对越冬代成虫防治两次;5月下旬再防治一次,兼治新孵化幼虫,可以用防成虫、幼虫药剂混合一次施用,或使用具有兼治作用的药剂,用药时秧田应保持畦面无水。用药范围除秧田外,还包括秧田的田埂、附近沟渠边杂草。(2)大田插秧期防治。插秧7天后,对大田及附近田埂、沟渠边杂草施药防治一次,防治对象以幼虫为主,兼治成虫,可以用防成虫、幼虫药剂混合一次施用,也可用具有兼治作用的药剂。(3)新一代成虫羽化期防治。7月上中旬新一代成虫羽化盛期,对大田及附近田埂、沟渠边杂草喷药防治一次,防治新一代羽化成虫。防治成虫:亩用40%丙溴?敌百虫乳油75毫升或4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50毫升对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同时,可亩用喷雾药量的5倍对水300公斤,进行均匀泼浇,杀灭水中的成虫。喷药时间应以晴天早上7—10时、下午6—8时为佳。成虫幼虫兼治:亩用25%毒?辛乳油75毫升或20%三唑磷100毫升对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同时可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4公斤或10%毒死蜱颗粒剂2公斤拌20—30公斤细土,均匀撒施于水稻大田,并保持水深3—5厘米7—10天。幼虫防治: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4公斤或10%毒死蜱颗粒剂2公斤或45%杀虫单粉剂200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桃树褐腐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稻纵卷叶螟的危害及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