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怎样识别小麦白粉病的发生

2017-07-09 14:05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病菌以子囊壳在被害残株上越冬,春天,放出大量的病菌,侵害麦苗,以后在被害植株上大量繁殖病菌(分生孢子),借风传播再次侵害健株。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霉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上面长出白粉状的霉层(分生孢子)以后变成灰白色至淡褐色,后期在霉层中散生黑色小粒(子囊壳),最后病叶逐渐变黄褐色而枯死。病害一般在温度5—25℃均能发展,但以20℃左右发展最快,温度较高,有利于病害发展,如低湿高湿或施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使麦株生长过旺,麦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容易发病。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农作物的四种肥害 下一篇:小麦白粉病防治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