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粱乌米的栽培要点: (一)菌土的配制:每亩(1000m²)用母菌6袋,每袋母菌拌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20-25公斤(无
农药残留、无草籽、过筛后的细土)与母菌混合均匀成为菌土,菌土要求含水量20%左右(有些潮湿,手握成团,落地散开),温度在25-30度,加盖塑料布保温,等待菌种萌发,闷一周至20天为宜。 (二)整地:要求精耕细作,不要有大的土块。 (三)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中等肥力的土壤每亩底施腐熟后的
农家肥3000公斤,
化肥每亩用30斤二铵,30斤
硫酸钾(1000m²),注意种肥隔离,以免烧籽。 (四)操作程序: 破垄—晾茬—踩格子—播种—撒菌土—复土—镇压。 二、注意事项: 1、播期,根据地温和土壤墒情,当5厘米地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播种最佳,桦甸一般在5月1号左右。 2、晾茬,踩完格子后,根据土壤墒情,保持水分在20%左右,过湿应晾茬,干旱时不用晾茬。 3、播种,最好采用穴播,每穴7-8粒,株距0.8-1尺,将配置好的菌土覆盖在种子上,菌土厚度在2厘米左右,要覆盖严密。 4、复土,相对越深越好,一般在15厘米左右。 5、镇压,高粱种子本身芽子软,根据土壤墒情及土质粘重程度确定镇压轻重。 6、搂土,播种一周后应观察种子是否发芽,当种子发芽时,及时搂土,搂到离种子2-3厘米为宜。 (五)田间管理: 1、间苗,在高粱3-4片叶时间苗,每穴留4-5株,原则是留中间间两边,留弱苗间壮苗, 2、追肥,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追二遍肥。 3、蚜虫防治,当发现田间植株有3-5%的蚜虫时,用苦参碱生物
农药防治,不可使用高毒
农药防治。 (六)及时收获: 品质达到最优时采收,最佳采收时期在播后70天左右,苞穗即将从苞叶中抽出,但还没有露头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