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影响大豆产量的因素

2017-07-09 10:32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不合理种植因素的影响:由于对大豆的重视不够,多数地方都采用玉米和大豆的小比例间种,导致大豆产量得不到提高,播种面积逐年下降。不合理密度的影响:目前西北半山区大豆种植依然是传统的拉拉稀稀播种方式,加之在铲镗过程中又舍不得间苗和疏苗,平均公顷保苗都在25-30万株,分枝少的和分枝多的没有区分开。为了使大豆的植株间保持合理的密度,分枝少的应密植,分枝多的应稀植,适宜的公顷保苗15-18万株。提倡大豆等距离点播或出苗后等距离间苗,适宜株距8-10厘米。不合理施肥因素的影响: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公斤大豆需纯氮14.5公斤、磷2.8公斤、钾6.8公斤。据调查,在中等肥力地块,公顷施农肥20-30立方米、二铵100公斤、尿素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做底肥和口肥即可满足大豆前期营养需要。因大豆开花后需肥较多,7月中旬结合铲镗最后一遍追肥,每公顷追硝铵150公斤或尿素75公斤,起到增花保荚作用,在大豆刚形成子粒期间公顷喷磷酸二氢钾1.5公斤或用喷施宝75克稀释成0.02%的浓度进行叶面喷洒,促进鼓粒,增加粒重,比对照增产8%左右。2016年12月1日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庄乡苹果新植果园技术操作规程 下一篇:小麦除草技术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