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除大量需要气、水、光三种原料外,还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N、P、K、Ca,Mg、Fe、S等各种矿质元素。这些积存于秸秆(植物体)中的矿质元素,经过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定向转化释放出来,能被植物重新全部吸收。据测定这些元素完全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无需通过
化肥来补充。农业生产中人们把施肥当作增产的主要措施是错误的,由于错误的观念才导致了
化肥的用量越来越大,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生态的破坏和食品污染。研究证实,
肥料不是产量,产量也不是
肥料,
肥料与产量有关系,关系不大,在产量合成中所起的作用不足5%,从严格科学意义上说,
化肥就是"植物盐",对土壤就是"水泥",多施
化肥土壤就会板结。
化肥在解决人类温饱问题上有过历史性贡献,而这种贡献是以牺牲人类的健康长寿,破坏生态作代价,获得的暂时温饱。
化肥对增产不是直接的作用,而是在瘠薄土壤中,首先培养微生物(如氨化菌、硝化菌、硫化菌)再由微生物代谢放出CO2,才表现增产。综上所述,秸秆矿质元素可循环重复利用理论,为秸秆替代
化肥找到了新途径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