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黄芩茎基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2017-07-08 06:39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1.病状。黄芩茎基腐病主要危害大苗或成株黄芩的茎基部及主根。病部初期呈暗褐色,后绕茎基部或根颈部扩展,致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以致植株枯死。后期病部表面可形成大小不一的黑褐色菌核。  2.发生规律。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立枯丝菌核,此菌为土壤习居菌,腐生能力较强,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动产生侵入丝,从伤口或嫩皮处侵入根茎部或茎基部引起发病。此病在近距离内可通过菌丝蔓延及耕作、除草传播,远距离可通过带有菌丝及菌核的病土、未腐熟的粪肥传播。病菌在13-42℃内均可侵染,以24℃左右较高湿度下利于侵染发病。肥水不足、植株长势弱、伤口多也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⑴农业防治。重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与水稻轮作最好;秋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实行配方施肥,耕作除草时勿致伤口;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根线虫,以防止致伤传病。⑵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衣时喷施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喷洒茎基部,10天后再喷一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进行玉米储藏 下一篇:早春如何防止小麦冻害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