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缺磷时,各种代谢过程受到抑制,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成熟延迟。缺磷时,植株叶色暗绿或灰绿,缺乏光泽,这主要是由于植株叶片发育不良,细胞变小,叶绿素减少。而细胞变小的程度又大于叶绿素减少的程度,致使叶绿素密度相对提高。同时,植株缺磷,有利于铁的吸收和利用,间接地促进了叶绿素的合成,使叶色变深。当缺磷严重时,植株内糖类相对累积,会形成较多的花青素。如玉米、番茄和油菜缺磷时,茎叶上明显地呈现紫红色的条纹或斑点,从下部叶子开始,叶缘逐渐变黄,然后枯死脱落,茎细小,根不发达。
缺磷使禾谷类作物分糵延迟或不分糵,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仲十小而不饱满,千粒重低。如玉米果穗常产生秃尖,油菜落荚,果树花果脱落,马铃薯的薯块变小、耐贮性差。
磷素过多对作物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为磷素过多时,可强烈地促进作物的呼吸作用,从而消耗大量糖分。所以谷类作物无效分蘖和秕粒增加,叶肥厚而密集,植株矮小,繁殖器官早熟、个小,茎叶生长受到抑制,早衰,根茎叶之比变大;叶菜类纤维增多;烟草的燃烧程度差;豆科作物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品质变劣。磷素过多,能阻碍硅的吸收,水稻容易发生稻瘟病。水溶性磷酸盐可与土壤中锌、铁、镁等营养元素生成溶解度较小的化合物,从而降低这些元素的有效性,使作物对这些元素的吸收量减少。因此,作物因磷素过多而引起的病症,通常以缺锌、缺铁、缺锰等的失绿症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