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素是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作物对磷的需要量仅次于氮和钾。磷多存在于作物的生长点和果实种子之中,在作物籽实中磷的含量为0.7%~1.7%,在茎叶中的含量为0,1%~0.5%。作物体内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核酸、核蛋白、磷酸腺苷、磷脂和很多酶的成分中都含有磷。多种农产品的组成成分中,氮和磷的含量大体是3:1的重量比例。
磷在作物营养中起的作用:
①磷影响细胞的增殖。植物体的生长是体内细胞不断增多和增大的结果,而细胞的增多,又是靠细胞核分裂形成新细胞。磷就是细胞核的主要成分,缺乏磷时,细胞核的分裂减慢,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②磷对作物吸收养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磷能促进根系发育,扩大其吸收营养的范围。磷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之一是磷脂,它具有亲水性,能和很多水分结合,提高细胞渗透压,有于吸收养分。
③磷是酶的主要成分之一,在作物养分的转化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糖类和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水解和转移,都要有磷参加。因此,施用
磷肥能促进作物开花结实,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实饱满。特别是在低温年份,对籽实成熟不利时,
磷肥的促熟作用更为明显。磷还能提高甜菜的含糖量和大豆的含油量、马铃薯的淀粉含量。
④磷能提高植物细胞质的缓冲性能,增加植物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所以,增施
磷肥,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能力。磷能提高细胞液的黏度,使蒸腾作用降低而提高作物的抗旱性。磷还能促进根系发育,加强其对土壤水分的利用,从另一方面提高作物的抗旱性。磷还能促进作物体内糖类的合成、积累,使细胞液浓度升高、冰点下降,因而能提高作物的抗寒性。施
磷肥能增强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抵抗力。
从作物的生理需要来讲,幼苗时期对磷的需要最为迫切,苗期缺磷所遭受的损害,在后期施
磷肥是无法补救的。前期施
磷肥,虽然有时在作物的茎叶等生长发育表现上不太明显,但对作物体内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却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些作用表现在后期籽实的量与品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