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8 01:19 作者:李先生
小麦的灌溉主要根据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土壤墒情,要看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土壤质地不同,要求适宜的土壤湿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淤土要比两合土,沙土较高。
二是气候情况,主要看小麦生育期间的降水量和气象变化。
三是苗情如何,主要看群体大小和单株生长健壮与否。
对于群体过大的旺苗,一般应采取晚浇或不浇的办法,以控制继续旺长,对于弱苗,各时期浇水都应该采取适当早浇办法,以促进弱苗变化。
①播前灌水。北方春小麦区,大多冬季降雪少,春季又异常干旱,春小麦生育期间的降水量远远不能满足小麦田间耗水的需要,所以除了做好头年夏、秋的蓄 水保墒耕作外,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一定要做好秋、冬贮水灌溉。贮水灌溉的作用,不仅在于贮存水分保证来年春麦的及时播种和良好出苗,以及幼苗的正常需水;而且通过冬春的冻融作用,使表层土壤变得疏松,利于消灭坷垃和早春的精细整地;此外,贮水灌溉也有定的洗压盐分的作用。
②春季灌水。春小麦要早管早促,高产麦田要强调浇好三叶水或分蘖水,根据苗情控拔节水或紧跟拔节水;低洼盐碱地则要适当晚灌头水,但一般不宜晚于拔节期。
孕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不能缺水,应结合孕穗肥或单独进行浇水。
③后期灌水。后期灌水是指灌浆水和麦黄水。灌浆水是促进小麦子粒形成。加快灌浆速度,提高粒重的重要措施之一。据调查,灌过灌浆水的与未灌的比较,千粒重可提高2-3克。但是灌浆期灌水必须注意风雨,防止倒伏。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