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锈病综合防治技术

2017-07-08 00:26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小麦是永德县主要小春作物之一,是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年种植面积约十万亩左右,产量七千多吨,占全年粮食总产的5%以上。但是近几年来,小麦锈病发生逐年加重,造成小麦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因此,做好小麦锈病的防控工作是小麦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  一、症状识别  小麦锈病主要分为为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三种。其中条锈病危害最大,其发生重、面积大、流行范围广,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三种锈病区别可用“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来概括。  1.条锈病  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苗期染病,幼苗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鲜黄色夏孢子堆。成株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褐色粉状物;小麦近成熟时,叶鞘上出现圆形至卵圆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鲜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冬孢子堆。冬孢子堆短线状,扁平,常数个融合,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有别于小麦秆锈病。  2.叶锈病  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产生疱疹状病斑,也侵害叶鞘,但很少侵害茎秆或穗部。夏孢子堆多在叶片正面不规则散生,圆形至长椭圆形,疱疹状隆起,成熟后表皮开裂一圈,表皮破裂后现橙黄色的粉状物,散出桔黄色的夏孢子。比秆锈病小,较条锈病大;冬孢子堆主要发生在叶片背面和叶鞘上,散生,圆形或长椭圆形,黑色,扁平,排列散乱,有别于小麦秆锈病和条锈病。  3.秆锈病  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大,长椭圆形,深褐色或褐黄色,排列不规则,散生,常连接成大斑,成熟后表皮易破裂,表皮大片开裂且向外翻成唇状,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小麦成熟时,在夏孢子堆及其附近出现黑色椭圆至长条形冬孢子堆,后表皮破裂,散出黑色粉末状物,即冬孢子。  二、发生规律  永德县小麦锈病以条锈病发生为主,在小麦苗期即开始发病,田间发病始见期多在12月中下旬,来年1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本病的发生流行与品种、菌源、天气等因素有关。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的前提下,如菌源多、冬春季气温高、雨水多,或田间小气候湿度大,往往容易流行。  三、综合防治技术  应采取抗病品种合理布局为主,以栽培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措施  (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2)精耕细作,提高整地质量,科学灌水,改善田间小气侯,降低湿度。  (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小麦抗病能力。  2.化学防治  (1)加强种子消毒处理,播前按种子重量的0.3%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拌种或包衣剂进行种子处理,减少菌源数。  (2)适时用药  根据田间调查情况,当小麦田块发现中心病株时,立即进行防治,控制蔓延。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液40毫升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2—3次。发病严重时加大用药量2—4倍喷雾防治,控制病情发生流行。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秋冬季萝卜根肿病早防治 下一篇:桃果袋类型及选择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