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铵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或小颗粒,是一种固体铵态
氮肥,含氮24%~25%。氯化铵易溶于水,吸湿性比硫酸铵大,易潮解,是生理酸性
肥料。
氯化铵适用于玉米、小麦、水稻、高粱、蔬菜、麻类等作物。在亚麻、大麻等纤维作物上施用氯化铵的效果更好,因为氯有增强纤维韧性与拉力的作用。氯对硝化细菌有抑制作用、所以稻田施用氯化铵效果也好。但烟草、马铃薯、甘薯、葡萄等忌氯作物不宜大量施用化铵,以防降低品质。
氯化铵中的铵根离于被作物吸收后,氯离子就留在土壤中,在酸性土壤里氯离子与氢离子结合成为盐酸,会增加土壤的酸度。在石灰性土壤里,氯离子和钙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钙,在排水良好的土壤里,氯化钙易于被雨水或灌溉水淋洗掉;在排水不良的上壤或干旱地区土壤里,又会因氯化钙的积累前增加土壤溶液的盐浓度,对作物生长不利所以,排水条件不好的盐碱地和干旱缺雨地区最好不施用氯化铵。
氯化铵可作
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更不宜用氯化铵拌种施用,以免影响种子发芽。氯化铵宜作
基肥早施,以便借雨水、灌溉水预先把氯离子淋洗掉,以减轻对作物的危害,一般每公顷施用量187.5~262.5千克。氯化铵在施用方法上有如下要求:
1、盐碱地和特别干旱的地区不宜施用,忌氯作物如烟草、马铃薯等不宜施用。
2、单施氯化铵时应注意:①切忌直接接触种子,不可作种肥施用,否则会烧苗;②作
基肥施用时,肥种距离不得少于10厘米,每公顷施用量不得超过255~300千克,最好是
基肥、追肥结合进行;③水田施用氯化铵作
基肥、追肥均很安全,追肥应以藥肥为主,每公顷施用氯化铵总量为375~450千克。
3、氯化铵与
尿素混合施用较好,既避免了因氯化铵施用量过大而发生烧苗现象,又可提高
尿素的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