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养:猴头菇属木腐菌,栽培原料以阔叶树种的杂木枝条、碎屑、农作物秸秆、棉籽壳、木薯秆等均可,辅以麦麸、玉米粉,此外可添加
复合肥、石膏粉等。2、温度:属于中温发菌,低温和变温结实型的菌类。菌丝生长温度10-32℃均可,但以25-28℃最适,高于35℃停止生长,低于10℃生长缓慢。子实体发育12-24℃均可,但以16-20℃最适,高于25℃即使现蕾,但也难长大;低于12℃菇体呈现红色,影响品质。3、水分:培养基含水量要求60-65%。空间湿度菌丝长阶段以70%以下为适,也就是干燥发菌培养。子实体形成保持在85-95%才能正常发育,菇体洁白;低于70%时出现萎缩、变黄;高于95%,菌刺过长,易感染杂菌。4、空气:猴头菇属好气性菌类,对二氧化碳反应敏感,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时,会发生菇体珊瑚状等畸形。5、光照:菌丝生长不需光照,子实体没有趋光性,栽培场所要求散射光,光照度300-600勒克斯为适。6、酸碱度:猴头菇属喜酸性菇类,pH值3-7均可,但pH值5-6最适,大于7.5时菌丝难以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