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十一连快”。然而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多重挑战,我国用全球8%的耕地生产了全球21%的粮食,但同时
化肥消耗量占全球35%,粮食生产带来的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粮食生产一年两熟,南方多地一年三熟,土地长期高负荷运转,土壤得不到休养生息,影响了粮食持续稳产高产。科学推进耕地休耕顺应自然规律,可以实现藏粮于地,也是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国际粮价持续走低,国内粮价居高不下,粮价倒挂使得国内粮食仓储日益吃紧,粮食收储财政压力增大。这种情况也表明,适时提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时机已经成熟。耕地休耕不仅可以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潜在农产品生产能力,同时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也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轮作休耕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环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