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1、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种子上越冬,该病不同于丝黑穗病之处在于,病菌可侵害植株地上任何幼嫩部位与形成黑粉瘤,黑粉瘤包膜破裂散出厚垣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其他幼嫩部位或植株,一个生长季中可有多次再侵染。生长季节雨水多、湿度大发病重;偏施氮肥、灌大水、栽植过密使植株生长过嫩,以及连作重茬,冰雹等致伤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2、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种子处理:种子处理:用2%立克莠湿拌种剂以种子重量0.4%的药量拌种,或15%粉锈宁可湿性可粉剂按种子重量0.5%药量拌种,50%福美双可湿性可粉剂以种子重量0.2%药量拌种,或用含有相应药剂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3)加强栽培管理:参见玉米丝黑穗病。此外,生长期人工及早割除未破包膜的病瘤并带出田外处理;不要偏施氮肥,抽雄前勿灌大水,避免耕作时的机械损伤和螟虫、甲虫的虫伤传病。(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施药,可用12.5%烯唑醇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6000倍液。如病情较重,15天左右再防治1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