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套种的几个要点:1、高矮搭配、胖瘦结合。有利于通风透光,使太阳光能得以充分利用。如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十街乡玉米与甘蔗的间作。2、深根作物与浅根作物结合。将深根作物与浅根作物搭配,在土壤中,各个根系处于不同土层,降低作物间对于水肥的争夺,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促进作物生长,达到增产的目的。如小麦与蚕豆间作。3、早熟和晚熟作物相错。主作物与副作物的成熟期应相互错开。晚收的作物可充分吸收养分和光能,促进高产,同时错开收获期,避免劳力紧张。如玉米间作红薯。4、耐阴作物与耐旱作物搭配。有利于彼此都能适合复合群体中的特殊环境,减轻旱涝灾害,稳产保收。如玉米套种红薯,玉米耐旱,红薯耐阴。5、一圆一尖。圆叶作物(红薯、大豆、圆白菜等)与尖叶作物(小麦、玉米、洋葱)搭配,可避免相互挡风遮光,提高光能利用率,豆科与禾本科作物搭配符合这一要求。6、一大一小、一宽一窄。主作物密度要大、种宽行;副作物密度要小、种窄行,以保证作物的增产优势,促进主、副作物双丰收。7、病虫害相互制约。搭配的两种作物不应该有共同的病虫害,这样在其中一个作物发病时,另一作物可起到隔绝病虫害的作用,组织危害继续蔓延。若套种具有驱虫或杀菌功能的作物,可降低主作物病害发生的几率,如大蒜套种玉米,大蒜分泌的大蒜素能驱散玉米蚜虫,使玉米菌核病发病率降低。8、互利共生。利于双方生长发育,互利共生或有利于某一方,但不损害另一方的生长。如玉米套种大豆,大豆的根瘤菌可为玉米提供
氮肥,而玉米分泌的无氮酸类则是大豆根瘤菌所喜欢的。9、一上一下。即茎秆上开花结实的作物与在地下结实的作物套种,这样不会形成授粉上的相互争斗,地上结实作物也充分利用风、虫等媒介体,利于增产。10、刚柔并济。即将缠绕型作物与秆型作物有机套种,让缠绕作物依附于秆型作物,可以节约架条,省工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