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两优737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选黑糯核不育两用系紫392S与紫糯恢复系福恢737配组而成的优质两系杂交黑糯新品种。具有株型适中、植株整齐、熟期转色好、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制种产量较高、糙米种皮紫黑、食口性好等特点。黑紫糯稻因其比普通水稻更富有软化血管提高免疫功能的维生素B、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生物碱、强心苷,以及铁、钙、锌、硒等补血益智类微量元素,备受人们青睐。根据«本草纲目»记载,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胃、明目活血之功效,后来作为贡品为皇家所食用。黑米对先天性过敏皮肤炎很有效果,黑米的蛋白质、脂肪及微量元素Fe、Ca、Zn均高于普通大米,黑米的黑色素属于黄酮类花色素甙类化合物。孕妇通过补食黑米食品可有效减轻贫血等症状,也适应儿童缺铁贫血、糖尿病患者食用。选育经过紫392S: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2003年用自育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SE152S与江苏常熟地方品种鸭血糯为父本杂交,2004年春海南,F1与高代核不育材料Gn040187复交,后代经福建沙县、海南三亚异地多代轮回选择,育性检测,多种生态环境压迫筛选,剔除非糯性米粒,保留黑色糯性米粒,继续下一代筛选,于2013年育成株叶形态优良,群体性状整齐,育性稳定,谷粒椭圆形,糙米深紫色的糯稻不育系,定名紫392S,福恢737: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2010年夏在建阳用航2号与印尼紫糯(KETANHITAM)杂交,后代定向培育于2014年育成的紫糯恢复系。配组的紫两优7372014年春、夏海南三亚、福建建阳等品比、筛选试验(见图1恢复系福恢737的选育过程)。紫两优737组合的选育用紫392S与福恢737配组的紫两优737,2014年春季在海南品比试验,同年夏季在福建等地试验,表现群体整齐、植株清秀、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经小区测产与对照相当。特征特性:紫两优737是两系晚熟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属基本营养型偏感温性品种,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4.6天,比对照宜优673早迟熟2.6天。株型适中,前期生长繁茂,后期转色好。株高115.8cm左右,每亩有效穗数15.7万,穗长23.7cm,每穗总粒数151.9粒,结实率80.7%,千粒重27.0克。谷粒中长形,长5.6mm,长宽比2.3,谷壳、护颖、稃尖呈紫黑色。经省植保所、上杭稻瘟病抗性鉴定,2013-2014年两年上杭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感(S)。米质较优,适口性好。据福建省农科院省水稻所米质分析检验研究室检测糙米率据福建省水稻所米质分析检验研究室检测,紫两优737糙米率80.4%,精米率71.0%,整精米率63.9%,粒长5.8毫米,长宽比2.3,阴糯米率4%,垩白度1级,碱消值5.1级,胶稠度9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蛋白质含量7.8%。产量表现:2014春在海南三亚试验,平均单产526.8kg,比对照宜优673增产1.13%。同年在福建福州罗源等地作晚稻试验,平均单产518.75kg,与对照宜优673相当。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采取湿润育秧,稀播足肥,培育多蘖壮秧,秧龄30天左右。每穴1-2粒谷苗;氮、磷、
钾肥以1:1:0.5配合使用,采用前促、中控、后补平衡的策略。在水浆管理上,做到浅水插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秧苗期重点防治飞虱等传播黑条矮缩病的虫害,全生育期要防稻瘟病等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