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向日葵菌核病发病原因

2017-07-05 11:01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1、菌核病的类型与发病的关系:菌核病从病原菌的侵染形态上,可分为菌丝体侵染型和子囊孢子侵染型。根据菌核病的发生部位和症状可分为根腐型(立枯型)、茎腐型、叶枯型和烂盘型(盘腐型)。其中根腐型是土壤中或种子中的菌核萌发后,以菌丝体侵染。茎腐型、叶枯型和烂盘型其初侵染源都是子囊孢子,但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菌丝体和子囊孢子的侵染能力有明显差异。我国向日葵菌核病重病区,绝大部分是因向日葵生育后期(7—8月)多雨、空气湿度大,以子囊孢子侵染为主。向日葵地上部分的抗性,叶强于茎、茎强于花盘,所以烂盘型菌核病危害最重,其次是根腐型。叶枯型很少发生而且只发生在局部也片。2、气象因素于发病的关系:影响菌核病发生的气象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菌核在土壤相对湿度70%—80%和温度10—25℃条件下,均能形成子囊盘散发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在温度25℃左右,湿度在75%以上的条件下,最适于萌发侵染向日葵。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玉米遭涝灾,补救六措施 下一篇:冬小麦的冬前管理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