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外追肥根外追肥的解释
根外追肥又叫叶面喷肥,就是把固体
肥料制成溶液喷于叶表。叶子通过表皮细胞和气孔将
肥料吸入体内,由于
肥料不施于土壤,又不通过根部吸收,因而这种追肥法称为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有许多优点:一是
肥料不经过土壤,可避免变换、渗漏、固定等损失,所以
肥料利用率较高;二是根外追肥用肥量少,单位
肥料的增产率比土壤施肥高,施肥的经济收益较大;三是能解决作物生育中后期的缺肥而又难于进行土壤追肥的问题,特别是当作物根系吸肥能力衰退之后,根外追肥的效果往往比土壤追肥更好。但是,根外追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进行根外追肥时要求的外部条件比较严格,比如空气湿度、温度、降雨等,条件不适宜时,追肥效果不好;二是需要一定设备,特别是大面积进行时最好用飞机、喷务车等。另外,为了避免叶片烧伤,对溶液的浓度和喷洒量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根外追肥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措他。
根外追肥一般在地面覆盖度达60%以上时才能进行,如特殊需要可随时进行。一般每公顷每次喷肥液600~900千克,喷2~3次,每次间隔10~15天。喷肥最好在早晨和傍晚进行,喷肥期的空气湿度以40%~50%为宜,干旱而炎热的天气不宜进行。喷肥后6小时内如果降雨则必须重喷。
用飞机喷酒
农药时常常可以顺便进行根外追肥。飞机根外追肥田于用水量小,可按每公顷的喷肥量计算,适当增加溶液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