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后期主要指穗期和花粒期2个阶段。玉米穗期是指拔节期到抽雄期,一般要经历25-30天;花粒期是指从抽雄期到成熟期,大约经历50天左右。玉米中后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和决定玉米穗数、穗子大小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中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合理运筹肥水,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培育健壮植株,达到穗大粒多。后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养根护叶,保持绿叶功能,防比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促进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加粒数,提高粒重。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追肥玉米全生育期追肥大致分为两次,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拔节期追肥应占总追肥量的30%-40%,约15千克;大喇叭口期占总追肥量的60%-70%,约20千克左右,追肥以
氮肥为主。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临界期,此期缺肥,将严重影响玉米产量,所以要重施穗肥,补施粒肥,巧施
叶面肥,保证玉米中后期不脱肥,实现穗大、粒多、粒重、品质好。由于夏季多高温干燥天气,追肥以深施效果最好,施肥深度掌握在拔节期浅一些,行侧距植株8-10厘米,穗期适当深些,行侧距植株15-20厘米。施肥必须与灌水相结合,可使
肥料效果显著提高。2、抗旱防涝玉米拔节后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是攻大穗的关键时期,也是旱涝、风、雹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季节,此时应抗旱、防涝一齐抓,做到旱能及时浇水,涝能及时排水。玉米进入后期浇水更为重要,一是应重点浇好开花水。因为抽雄开花是玉米需水界期,对水分的反应十分敏感,及时浇水可有效促进抽雄开花授粉,减少秃顶缺粒,增加穗粒数,同时又可形成大量的气生根,提高玉米光合强度,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增强玉米抗倒伏和吸收水肥能力。二是浇好灌浆水。根据降雨情况,一般玉米抽雄开花到成熟应浇2-3次水,以满足玉米开花灌浆对水分的需求。当土壤持水量超过80%时,会引起根系缺氧,导致根系早衰,降低粒重,此时应及时做好玉米田排涝。3、中耕除草保墒中耕培土可疏松土壤、铲除杂草、蓄水保墒、促根发育。在喇叭口期连续中耕两次,中耕深度5-7厘米,行间深耕、根旁浅耕,以防伤根。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增厚玉米根部土层,以利气生根的形成和伸展,防止玉米倒伏及便于灌溉和排水,培土与中耕应同时进行,高度10厘米左右。4、及时防治病虫害玉米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是玉米螟、粘虫、蚜虫、大小斑病、灰斑病、青枯病等。玉米螟每年都有发生,可在大喇叭口期连续防治,用3%
辛硫磷颗粒剂0.5千克,掺细沙7.5千克,混匀后撒入心叶,每株1.5-2克,或用4.5%高效
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或2.5%功夫1500-2000倍液喷雾,在雌穗抽丝盛期后6-8天,用4.5%高效
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或2.5%功夫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菊酯类、有机磷
农药1000倍液喷雾,对大小斑病、青枯病以预防为主,主要是加强田间中耕除草,涝后排水,散湿、降温,保持田间适宜小气候。也可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90%
代森锰锌,加水500倍,每亩用药液50千克,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也可亩用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灰斑病的25%笨醚甲环唑+25%丙环唑套装10克、防治玉米螟的5%高效氯氟氰菊脂水乳剂100毫升、防治玉米蚜虫70%
吡虫啉4—6克,三种药剂按所防治所需剂量混合后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5、适期收获于玉米成熟期,即籽粒乳线基本消失,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散,基部黑色层出现时收获。适时播种的玉米在不影响下茬作物播种的情况下适当晚收可以保证玉米有足够的灌浆时间,是提高粒重,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