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施穗肥——玉米在抽穗前10天,接近大喇叭口期的追肥。尤其对中低产地块和后期脱肥的地块,更要猛攻穗肥,加大追肥量,亩施碳酸氢铵25~30千克。同时,可根据长势适时补充适量的微肥,一般亩用0.2%的硫酸锌进行全株喷施,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次。抽穗后,每亩还可用
磷酸二氢钾 150克 ,兑水 50千克 ,均匀地喷到玉米株中、上部的绿色叶片上,一般喷1~2次即可。 2、防病治虫——对患有黑粉病的植株,要趁黑粉还未散发之前,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以免明年重茬而染上此病。 3、隔行去雄——在雄穗抽出10厘米左右,花粉还未散发之前,用手紧握雄穗将其向上拔除,注意不要把叶子拔掉或弄伤。去雄植株不得超过全田植株数的50%,植株稀少的地块不要超过35%。 4、辅助授粉——玉米在开花期,要抓住有利时机,人工采集花粉,传散到果穗上,要边采边授,增加受精机会。授粉时,若花丝太长,不利于受精,应将花丝剪短,留 1.5厘米 长左右,呈绒球状,互不掩盖,以利于授粉。 5、抗旱排渍——玉米在授粉灌浆期,久旱久雨都不利。如遇天旱,应坚持早、晚浇水抗旱,中耕松土,保证玉米有充足的水分灌浆;若是多雨天气,则要疏通排水沟,及时排除渍水,以利籽粒灌浆成熟。 6、补充措施——折尖:在玉米吐丝(雌花)中后期,对尚未结棒的单株,可将其上部第一与第二叶之间的茎秆轻折,以不折断为适度,这样,可加大授粉机率,被折的茎节3天后仍能恢复原状;清棵:对未结棒的玉米植株,应及时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