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生长调控 1.灌水调控。适当推迟棉田第一水,防止蕾期生长过旺,以后各次灌水也应适期适量,以控制棉株营养生长速度,防止旺长而造成田间荫蔽。 2.去枝叶,适当早打顶、打边心。在棉花现蕾后,及时去除叶枝,有机棉由于禁止使用
缩节胺等生长调节剂,棉株营养生长较快,为控制株高和果枝长度,减少田间荫蔽,应适当早打顶、去边心,留果枝8—9个,每果枝留果节1—2个。 二、害虫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进行秋耕冬灌,降低棉铃虫、地老虎等蛹的越冬基数。适时定苗、中耕除草、整枝打杈。剔除重株,可消灭部分害虫的卵和幼虫。 2.生物防治。采用棉花与玉米、小麦、油菜、高粱等地块邻作,或在棉田内、田边、沟旁点种玉米、高粱等诱集作物,为天敌提供适宜的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利用微生物
杀虫剂防治害虫,如Bt、核多角体病毒具有较强的专一性,对人畜、农作物和天敌无害,不污染环境,对害虫毒性较高,不易产生抗性。或利用性诱剂诱捕成虫。 3.物理机械方法防治。棉田安装黑光灯、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成虫。在棉铃虫羽化盛期,杨树枝捆成束竖立在田间地头或渠道两旁诱集棉铃虫成虫。苗期可在棉田周围间隔20米处放糖浆瓶一个,诱杀地老虎成虫。棉田周围和中间渠埂放置黄色胶板诱捕蚜虫。 4.使用植物性
杀虫剂。在棉花受到直接威胁时,杀虫皂(钾皂)和植物性
杀虫剂,如除虫菊、鱼藤酮、鱼尼丁、沙巴草、茶、苦木制剂、苦参碱等,可用于防治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