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由于种子可以带菌。玉米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叶片感病,多从下部近地面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发展。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斑,后沿叶脉发展成长梭形大斑。病斑中央变为黄褐色,边缘变为深褐色,病、健部分分界不明显。高湿发病严重时,病斑合成大片,病斑产生黑色霉状物,致使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夏秋季多雨,肥水管理粗放,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整枝不及时的田块,发病重。发病适宜温度18~25℃,相对湿度85%左右。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与蔬菜实行轮作。②种子消毒,在50℃温汤中浸种30分钟,晾干后播种;或用种子重量的0.3%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③加强田间管理,深翻晒垡,增施有机肥,适当增施磷、
钾肥,开沟排水,减低田间湿度。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叶、老叶,收获后清除病残体等。④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注意上述药剂交替使用。并严格根据有关
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