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羌活为常用中药。药用历史悠久 , 始见于《神农本草经》 , 列 于独活项下。直至唐代的《药性本草》始将独活与羌活分列 , 《本 草纲目》 " 独活、羌活一类二种 ,西羌此为羌活 ,羌活 需用紫色有蚕头鞭节者 " 按上述记载 , 羌活主产子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 与现今的分布基本一致。羌活味苦、辛、性温。具有散表寒去风湿 , 利关节之功效。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痛、风水浮 肿、痛肿疮毒等。现代分析表明 , 羌活主要含有菠烯 , 拧橡烯 , 话品烯醇和乙酸龙胆脑醋等成分。
羌活是我省大宗药材 , 分布广 , 量大 , 质优 , 倍受国内外客商 欢迎。此次药源普查基本摸清了我省所产羌活的品种 , 储量 , 分布 状况生长规律 , 栽培技术等。为我省羌活今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
依据。
二、野生羌活的晶种与分布
1. 我省羌活分布品种及生物学特性
(l) 羌活 :Netopter-yiumg irlcisiurn Ting 多年生草本 , 高 1 米余。根及根茎呈长圆柱形或不规则的块状 , 有香气。茎直立 , 表面淡紫色 , 有纵沟纹 , 中空。叶互生 , 茎 下部叶为 2-3 回单数羽状复叶 , 叶柄长 10-20 厘米 , 基部抱茎 h 两侧成勒 “ 状。小叶 3-4 对 , 卵状披针形 , 小叶片 2 回羽状分裂 ,*后裂片具不等的钝锯齿 , 叶片较薄 , 表面为深绿色 , 背面淡绿 色 , 无毛 ;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 , 总伞梗 10-15, 长短不等 , 表 面粗糙 , 无总苞 , 小伞形花序约有花 20-30 朵 , 等片 5 枚 , 裂片三 角形 ; 花瓣 5, 白色倒卵形 , 先端尖 , 向内折卷 ; 雄 ; 这 5, 花丝细 , 弯曲 , 花药椭圆形 ,2 室 ; 花柱 2, 短而反折 , 子房卵圆形 ,下位 2 室。双悬果卵圆形平滑无毛 , 背棱及中棱有翅 , 侧棱无翅 ,棱槽问通常有油管 3-4 个 , 合生面有油管 5-6 个。果实成熟时 裂开成两分果悬挂在两果柱的顶端。花期 8-9 个月 , 果期 9-10 月。
(2)宽叶羌活 :Notopter-ygiuIIlforbesii Boiss
又称鄂羌活 , 多年生草木 , 高 80-100 厘米 , 根状茎直立。茎 基呈紫红色 , 表面有纵沟纹 , 无毛 , 中空 , 茎下部叶犬 ,2 或近 3 回羽状复叶 , 叶柄 7-19 厘米 , 基部成鞠状 , 抱茎 ; 小叶*后裂片 卵状披针形 , 长 2-4 厘米 , 宽 1-2 厘米 , 先端渐尖 , 边缘呈不
规则的羽状深裂 ; 茎上部叶逐渐简化而成紫色叶辅 , 两面无毛 , 仅 下面叶脉上稍有毛。复伞形花序密生多数花 , 小伞梗等长或稍短 ,花等 5, 狭三角形 ; 花瓣 5, 黄色 , 卵状披针形 , 长 2 毫米 , 宽 0.6 毫米 , 先端渐尖 , 向内折卷 ; 雄 ; 这 5 与花瓣互生 , 花药椭圆 形 , 花丝柔软 , 内弯 ; 子房下位 2 室 , 花柱 2, 甚短。双悬果 , 具6 翅 , 背棱和中校有翅 , 侧棱无翅 , 接合面向内回。花果期 7-8 月。
羌活喜凉爽阴湿气候 , 耐寒 .在山区九月下句地表结冻时仍可 见到叶绿 ; 苗期怕强光 , 喜肥 , 以酸性、中性土壤为宜。羌活既可 以种子繁殖也可用根茎繁殖。每年五月下句至六月上句返青后 , 地上部分生长迅速 , 一个月可长高 70-100 厘米 , 年生长期随海拔升 高而减少。*长 110 天左右 , *短 90 天左右 , 由于年生长期短 , 羌 活根及根茎生长缓慢 , 从种子发芽至长成商品羌活需 3-5 年或更 长时间。
2. 地理分布与生态环境
羌活喜凉爽阴湿 , 多生长于高海拔地带。我省的地形气候特征 , 形成了甘南高原和祁连山地两大羌活自然分布区。
(l) 甘南高原羌活分布区 :
甘南高原位于我省西南部 , 海拔大多在 3000 米以上 , 气候温凉 湿润冬寒夏凉 , 年平均气温 2-rc, 降水 550 一 750 毫米。言 10 。 C 积温在 1200 。 C-2000 。 C 。土质为山地棕壤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土。 本区羌活主要分布在迭部、临潭、卓尼、碌曲、夏河等地海拔 1600 -3000 米的高山灌木林阔叶林及草丛中。宽叶羌活分布在玛曲 : 夏 河、碌曲等地 1700-3500 米的草丛及灌木丛中 ,li 自潭、卓尼及迭部 也有少量分布。
(2) 祁连山地羌活分布区 :
祁连山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 , 东段气候比较湿润。海拔 2500 米以上的北坟是羌活的主要生长区。年降水 400-800 毫米 , 年 平均气温低于 2 。 C, 运 10 。 C 积温在 2000 。 C 以下 , 干燥度小于 1 。 植物有长针茅、驴驴高、冷荡、苔草、冰草、杜鹊 , 鬼箭锦鸡儿以 及青海云杉、油松、山杨、桦树等高大植物。土壤为山地灰钙土 , 山地森林灰褐土等。该区羌活主要在天祝县的朱岔、毛藏、西大滩、哈溪及肃南县 的康乐、马蹄等地的高山林下、灌木或草丛中 , 其次在古浪县大靖、 昌林和肃南县的皇城、祁丰、大河等地区也有分布。
三、羌活的资源储量
羌活历来为我省犬宗药材商品之一 , 由于过去一直依赖采挖野 生资源 , 使羌活资源量严重下降。根据此次普查和历年收购状况分 析估测 , 我省野生羌活生长面积为 800 万亩 , 总贮藏量为 5664 吨。 其中廿南高原分布区 ( 包括临夏的大子山及峡县、漳县 ) 分布面积 300 万百 , 贮量 2100 吨 ; 祁连山地分布面积 350 万亩 , 贮量 2500 吨 ; 其余中部黄土高原、陇南高海拔山地分布面积 150 万亩 , 贮量 1000 余吨。
生物学特性:
羌活喜冷凉,耐寒,怕强光,喜肥,适宜于寒冷湿润气候,多生长在海拔1700-3500m的高山灌木林、亚高山灌丛草丛及高山林边缘地;土壤以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山地森林土为主,尤以土壤疏松、含腐殖质较多的地方多见。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高山针叶疏林、山地草甸、高山灌丛及高山草甸为主。以质地疏松、肥沃的酸性或中性土生长为佳。在一般低暖气候环境不宜生长。羌活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返青后,生长迅速,生长约30天株高则达70-100cm;年生长期*长110天左右,*短90天左右。
形态特征:
羌活 多年生草本,高1m以上。地下有块状或长圆柱状的根状茎和根,有香气;节间长短不等,其节间很短,全体呈蚕形者名“蚕羌”,节间较长似竹节状者称“竹节羌”,节间特别膨大者名“大头羌”。茎直立,中空,表面淡紫色,具有纵直条纹,无毛。叶互生,有长柄,柄长10-2Ocm,基部扩大成鞘,长约3cm,抱茎,茎基部叶为二至三回单数羽状复叶,质薄,无毛,小叶3-4对,第1回小叶片三角卵形,*下1对小叶具柄,*上1对小叶近无柄,小叶片二回羽状分裂,*终裂片披针形,边缘有不等的钝锯齿;茎上部的叶近无柄,仅有长卵形的鞘。花多数排列成复伞形花序,白色,伞幅10-15条,各顶端有20-30条花梗(小伞梗),无总苞片;萼片5,裂片三角形,明显;花瓣5,倒卵形,先端尖,向内折卷;雄蕊5,花丝细,弯曲;子房下位,2室,花柱2,短而反折,花柱基部扁压状圆锥形。双悬果卵圆形,无毛,背棱及侧棱有翅,棱槽间有3-4油管,接合面有5-6油管。花期7月,果期8-9月。 宽叶羌活 多年生草本,高80-18Ocm。有发达的根茎,基部多残留叶鞘。茎直立,圆柱形,中空,有纵直细条纹,带紫色。茎生叶、茎下部叶有柄;下部有抱茎的叶鞘;叶大,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1-3,线状披针形,早落;伞幅lO-17(23),长3-12cm;小伞形花序直径1-3cm,花多数,淡黄色。双悬果稍圆形,褐色,棱槽间有油管3-4,接合面4个。花期7-8月,果期8-9月。
现代研究开发:
羌活为常用祛风除湿良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作为别名列于独活项下)。现代研究发现,羌活主要含挥发油(主要为α-?烯、α-蒎烯、β-罗勒烯、β-蒎烯、乙酸龙脑等成分,含量约2.7%)、呋喃香豆素类(佛手内酯、紫花前胡甙、佛手醇、欧前胡酚等)、有机酸类及氨基酸、糖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抗菌作用。尤其是研究开发中发现其具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和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更为人们重视。羌活水煎液连续小剂量给药(*浓度,剂量1mL),能使产生体克反应的小鼠死亡数明显减少。其总挥发油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对抗效能,能促进小鼠心肌的营养性血流量;羌活水溶性部分对乌头碱所引起的大、小鼠实验性心律失常及氯仿-肾上腺素所致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均有明显对抗作用;能扩张冠脉,减慢心率,增加心肌营养;对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急性缺血等均有明显防御作用。这对于心脑血管用药的开发利用很有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加快开发。现已开发出“齐脉液”,用于治疗心律不齐、早搏等疾患,并取得满意成效。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