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对水稻赤枯病的防治,应根据水稻栽培品种的遗传性状和正常生理需要,因时、因地、因苗,合理运用耕作和田间管理各项技术措施,创造适合于稻株根系生长发育的栽培环境。应以改良土壤、加强肥水管理为重点。具体抓好下述环节:
(1)常年发病田应实行水旱轮作,开深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增施有机质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经旱作1~2年再种水稻。
(2)对已发病稻区,应立即排水晒田,酌施黑白灰(草木灰:石灰= 1:1.5)或磷肥,随即中耕。待新根长出后适施尿素等速效肥,有助恢复生机,减轻发病。也可叶面喷施营养剂进行补救。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