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下药:
农药的种类很多,主要有
杀虫剂、
杀菌剂、
除草剂、
杀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给农作物喷药时,一定要分清其防治的对象,防治害虫要用
杀虫剂,防治病害用
杀菌剂,防除杂草要用
除草剂,决不能张冠李戴。尤其是一些不识字或文化程度低的农民朋友,一旦将
除草剂当作
杀虫剂误用后,必将使农作物造成大面积的药害,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2、掌握亩用量或浓度:水稻、小麦等各类作物使用
农药,一般是采用亩用量,而多年生果树和高杆蔬菜一般采用浓度,使用
农药时,严格按照
农药使用说明书,科学地使用其亩用量或合理浓度,切莫任意加入
农药施用量或提高施用浓度,否则,亦易使农作物产生药害。如DDV加柴油乳剂,用于水稻防治稻虱,一旦加大亩用量,很容易使水稻叶片产生紫红色症状的药害。3、合理混用
农药:目前不少菜农朋友,为了“打放心药”、“保险药”,害怕害虫打不死,于是把防治同一种害虫均有良好防效的药剂盲目地混用,如将防治小菜蛾的除尽、菜喜、锐劲特等药剂混用,一是加大了用药成本;二是加快了害虫的抗药性;三是易引起农作物产生药害;如除尽加乐斯本有机磷
农药,喷于大白菜上,能使叶片发生灰白色症状药害。4、掌握喷药时间:夏季高温季节(7~9月份),应在早晨6:00~8:00或下午4:30~7:00喷药,而不能在中午11:00~下午3:00喷药。否则,易引起喷药者自身中毒,另外还能引起农作物遭受药害。冬季低温季节,应在晴天上午9:00~下午4:30喷药,尤其是大棚蔬菜,一定要将裙膜揭开、露水干后喷药,确保药效和农作物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