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赤枯病防治

2017-07-01 08:57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水稻赤枯病属生理性病害,是由缺锌或缺钾引起的,分缺锌型赤枯病和缺钾型赤枯病,除土壤中缺少上述两种元素外,其它营养成份过多,相对锌、钾浓度过低及磷锌拮抗作用,也可引起赤枯病。  缺锌型赤枯病的症状:在插秧后分蘖前期在老叶片上出现零星块状红斑,逐渐向新生叶过渡,严重时,形成红褐色条斑,发病顺序是由叶脉向地缘,由基部向尖部,由老叶向新叶发展。发病原因(1)土壤本身缺锌;(2)施用磷肥过量,也可引起水稻赤枯病,磷肥施用过量,磷—锌拮抗,锌被固定,土壤中可被水稻利用的有效锌含量(或浓度)过低,水稻不能正常吸收利用,也可以引起赤枯病;(3)土壤中未腐熟的有机质过多,还原作用过强也可引起赤枯病。防治方法(1)每年每公顷水田用50斤硫酸锌,随底肥一次施入;(2)发病初期用硫酸锌进行叶面喷施,浓度千分之三,即一喷雾器水兑硫酸锌1两、尿素1两进行叶面喷雾;(3)磷肥深施,合理施用磷肥;(4)进行秋季耕翻;(5)在发病初期进行中耕。  缺钾型赤枯病,症状:椭圆型红褐色小斑点,从老叶开始,很快发展到新叶,一般从分蘖的中后期开始,直到抽穗均有发生。发病原因:(1)土壤缺钾;(2)氮肥施入过量,氮—钾浓度比例失调,相对钾含量(浓度)过低,也可以引起缺钾型赤枯病,防治方法:增施钾肥,合理施用氮肥。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有机小豆高产栽培方法 下一篇:百合灰霉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