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7-01 08:00 作者:李先生
花生生育后期茎、叶枯死,出现鼠屎状菌核是怎么回事?
(1)危害症状:花生生长后期,先在花生茎部出现水浸状暗褐色不规则病斑,潮湿时,病部组织软化腐烂,颜色由深变浅而呈灰褐色,病部皮层组织撕裂而呈纤维状,白色木质部外露。病部表面长满棉絮状菌丝丛、茎、叶逐渐枯死。后期病部产生鼠屎状、大小不一的黑色菌核,潮湿时,菌核产生在病部表面,干燥时,菌核产生在髓腔之中。菌核初为白色,后变褐色且坚硬。荚果受害后,腐烂,长出棉絮状菌丝,荚果内也产生菌核。这种病害称为花生菌核茎腐病。
(2)发病规律:花生菌核茎腐病是由宫部核盘菌引起的真菌病害。该菌菌核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形,似鼠粪,表面平滑或微皱缩,菌核较大。菌核萌发可长出几个子囊盘,初约国柱形,后变漏斗状。子携无色,棍棒形,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单细胞、椭圆形。该菌还能产生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单细胞,球形。病菌以菌核在土壤和病株残体中越冬,菌丝体也可在病残体中越冬。次年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从伤口侵入,引起发病。病菌随荚果和果仁调运作远距离传播。花生连作田病害重,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可加重病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